肝性腦病是嚴重的肝功能障礙或廣泛門-腔靜脈側支循環形成后而導致的以代謝紊亂危機為基礎,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的綜合癥,又稱肝性昏迷。臨床上以出現精神障礙,行為失常,和意識改變為主的一系列精神神經癥狀為特征。那么,肝性腦病的飲食應該注意什么呢?肝性腦病的飲食禁忌是什么?
肝性腦病一般繼發于
肝硬化的基礎上,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多為綜合因素所致。一般認為當肝功能衰竭,尤其是門靜脈分流存在時,病毒產物未經過肝臟解毒就經過側支循環直接通過血腦屏障,對大腦的代謝過程進行干擾,從而引起大腦功能紊亂。肝性腦病發病原因很多,但含氮物質,包括蛋白質、氨基酸、氨、硫醇的代謝障礙和抑制性神經遞質的積聚可能是主要發病原因。糖和水、電解質的代謝紊亂以及缺氧也可干擾大腦的能量代謝從而加重腦病、另外,脂肪代謝異常,特別是短鏈脂肪酸的增多也起重要的作用。因此肝性腦病的飲食要特別注意。
1.每日總熱量保持在5.0-6.7MJ和足量維生素,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可口服蜂蜜、葡萄糖、果汁、面條、稀飯等。昏迷病人以25%葡萄糖液供給熱量,減少蛋白質分解。糖類能促使氨轉變為谷氨酰胺,有利于降低血氨。給鼻飼的病人應密切主義為的排空情況,如胃排空不良時應停止鼻飼。在大量滴注葡萄糖供給熱量的過程中,必須警惕低鉀血癥、心力衰竭和腦水腫的發生。
2.暫停蛋白質飲食 意識障礙期應禁食蛋白質,目的在于減少氨的形成。待病情好轉、神志清醒后,可逐漸恢復,從小量開始。每日先給20g,每隔兩天增加10g, 逐漸達到50g左右,但需密切注意病人的耐受力,反復嘗試,掌握較適當的蛋白質量。如
肝昏迷有復發現象,則在度禁用蛋白質。植物蛋白含蛋氨酸、芳香氨基酸較少,此外植物蛋白含非吸收性纖維素較多,有利于氨的排除,故肝性腦病病人恢復蛋白質飲食以植物蛋白為好。也可少量選用酸牛奶等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質。
3.注意水、電解質的平衡 肝性腦病多有水潴留傾向,水不宜攝入過多,一般每日2000ml左右。對有腦水腫可依的病人,尤應限制。除腎功能有障礙者,鉀應補足,但鈉鹽要限制。正確記錄出入液量,按需要測定血鈉、鉀、氯化物、血氨、尿素等。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肝性腦病的飲食禁忌應嚴格遵守,患者不可因一時嘴饞而導致疾病惡化。家屬應密切配合及留意肝性腦病的飲食需知,做好護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