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近一項研究,1小時餐后血糖濃度或可預測糖耐量正常成年人以后的
糖尿病患病風險。
來自韓國AJOU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Hak Chul Jang和同事對韓國基因組與流行病學研究中5703例糖耐量正常的成年人(平均年齡,51.3歲;平均BMI,kg/m2)數據進行了分析以確定1h血濃度是否可以預測糖尿病患病風險。12年間每兩年對參與者進行一次標準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以評估胰島素敏感性及β細胞功能指數。
隨訪期間,10.3%的參與者在平均6.8年內患上糖尿病。與沒有患上糖尿病的參與者相比,患有糖尿病的參與者年齡更大且為男性可能性更大;平均BMI、腰圍和腰臀比更高;血壓、血漿葡萄糖濃度、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肌酐和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更高;穩態模型評估的胰島素抵抗(IR)指數和HbA1c增加;β細胞功能、胰島素敏感性更低。
研究人員表示,采用至少8 mmol/L 的1小時餐后血糖濃度臨界值在預測糖尿病上具有70%的敏感性和68%的特異性。
將年齡、性別、BMI和糖尿病家族史等因素校正后,研究人員發現與糖耐量正常且1小時餐后血糖濃度較低(< 8 mmol/L)的參與者相比,糖耐量正常和1小時餐后血糖濃度較高的參與者BP、HbA1c水平和甘油三酯濃度更高。
充分校正后,1小時餐后血糖濃度至少為8 mmol/L的參與者糖尿病患病風險高2.84倍。
本次社區為基礎的12年前瞻性隊列研究中發現,在將傳統危險因素(包括空腹和2h餐后血糖濃度)校正后,1h餐后血糖濃度是糖尿病患病風險的獨立預測因素。OGTT中將8 mmol/L作為1h餐后血糖的臨界值可以識別糖尿病高危人群,即使根據目前指南糖代謝指標正常的人群。
醫脈通編譯自:One-hour postload glucose concentration predicts future diabetes.November 16, 2016.Heal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