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Joslin糖尿病中心研究小組研發了一種新型可準確預測1型、2型糖尿病患者終末期腎病(ESRD)風險的工具,可幫助醫生評估患者風險,有助于指導研究者研發更為有效的預防或治療腎衰竭的方法。研究結果于4月7日在線發表在Kidney International期刊。
過去,臨床醫生主要依據兩種生物標志物-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和估計腎小球濾過率-來確定腎衰竭高危患者、選擇臨床研究受試者。但是,這些傳統的標準可能會遺漏相當大比例的高危患者,且無法準確預測ESRD發病時間。
Andrzej S. Krolewski博士說:“診斷工具常用來納入受試者,可影響臨床研究的總體有效性和成本效益。如果臨床研究未將ESRD風險患者納入受試者中,則會導致研究的統計學強度降低。”
2012年,Krolewski博士研究小組發現腫瘤壞死因子受體1(TNFR1)與1型、2型糖尿病患者腎功能下降相關。在該研究結果上,Krolewski博士研究小組開展了一項隨訪研究旨在將此突破性研究結果轉化為實際的預測方法。隨訪時間為4-15年。
分類回歸樹分析發現,兩種生物標志物-循環TNFR1水平與ACR聯合-預測高風險終末期腎病的敏感性為72%,陽性預測值為81%。
Krolewski博士說,“值得注意的是,使用TNF受體分析ESRD風險時,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風險幾乎相同,提示兩者病因類似。該研究結果是一重大發現,因為在醫學領域,人們普遍認為1型糖尿病ESRD進展與2型不同;而事實上,大多數臨床研究并未納入1型糖尿病患者。”
該研究結果開啟了TNF受體作為新型治療靶點的大門,TNF受體是否可損傷腎臟需要進一步研究證實。
醫脈通編譯自:New test identifies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ho are at high risk of kidney failure.medicalxpress.April 19,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