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ASEB 雜志“在線發表的研究,科學家已經發現通過在 BAT 細胞上采用兩種受體作為潛在的治療靶點,增加了代謝增強的棕色脂肪組織(BAT)(”好“脂肪)的量。兩種受體 TRPM8 和 TRPP3 都與人類中 BAT 的產生有關,并且可能被某些食物和可能的預想新藥激活。這對于治療肥胖、糖尿病和相關的代謝紊亂綜合征有影響。
參與該工作的瑞士蘇黎世應用科技大學細胞生物學和組織工程中心生命科學與設備管理系的研究人員 Michael Ragunath 博士說:”我們的研究確定了 TRPM8 和 TRPP3 作為涉及人類棕色脂肪生成的藥物靶點的潛力,以開發可以調節個體能量消耗及血糖控制的物質。“ ”面對越來越多的糖尿病和肥胖人群,我們的工作有助于促進棕色脂肪的非腎上腺素能刺激物以及影響棕色脂肪生理學的功能性食物的開發。“
為了做這個研究,Ragunath 和他的同事們使用了兩種來自人類供體的前體細胞:骨髓干細胞(MSC)和皮下腹部脂肪細胞。它們誘導這些細胞變成白色或棕色脂肪,并且在平行培養物中允許細胞保持未分化。在此過程中分析了所有 27 個 TRP 通道。一些 TRP 從未表達,有些 TRP 不斷表達,一些僅在棕色脂肪細胞分化過程中出現。 TRPM8 和 TRPP3 在分化棕色脂肪中以較高水平存在,但在祖細胞中不存在。為了研究 TRPM8 的作用,他們使用特異性的活化劑或抑制劑,發現 TRPM8 的刺激強烈地促進褐變,而抑制劑的存在阻礙了這一過程。通過使用遺傳操作來消除 TRPP3 的功能以檢測其功能,并且這防止了棕色脂肪而非白色脂肪的形成。
FASEB 雜志總編輯 Thoru Pederson 博士說:”只有當人們開始認為褐色脂肪區域的每一扇門已經開放時,這里就會出現嗅覺受體軸。 “如果進一步的研究將這一點與食品識別(進而偏好選擇)聯系在一起,將會取得重大進展。”(來源:生物谷)
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因的新發現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變中最重要的表現,是一種具有特異性改變的眼底病變,是糖尿病的嚴重并發癥之一。
研究人員確定RUNX1轉錄因子是通過來自人的PDR纖維血管膜(FVM)轉錄組學分析獲得的,在CD31+血管內皮細胞發生正調節一個關鍵基因。在使用人的視網膜微血管內皮細胞(HRMECs)做體外研究時發現,增加RUNX1RNA轉錄和蛋白質表達,相應會出現高糖的反應。而RUNX1受到抑制時,HRMEC的遷移、增殖和血管形成下降。對RUNX1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分別在病人來源的纖維血管膜上和經過氧誘發視網膜病變小鼠的視網膜上觀察到了血管的變化。通過使用Ro5-3335小分子抑制RUNX1轉錄因子活性,結果發現氧誘發視網膜病變的血管簇明顯減少。
作者寫道:“這些研究的發現,包括RUNX1轉錄因子表達的高葡糖糖依賴性,為潛在的治療提供了新的途徑,涉及RUNX1多種情況下的異常血管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