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
哮喘并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往往免疫功能低下,西醫采用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哮喘,雖能減輕氣道炎癥和氣道高反應性,但不能減少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因而難以減少哮喘發作次數。反復呼吸道感染屬于中醫“虛證”范疇,由于小兒稟賦不足,肺脾兩虛,肺氣虛弱則表衛不固,脾胃虛弱則化源不足,五臟皆虛,故易受外邪侵襲,中醫藥對此有較好療效。筆者在哮喘緩解期應用六君子湯合玉屏風散治療嬰幼兒哮喘,發現可以明顯減少呼吸道感染次數,進而減少哮喘發作次數,現總結如下。
目的:觀察六君子湯合玉屏風散治療嬰幼兒哮喘并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療效。方法:61例嬰幼兒哮喘并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隨機分為西醫組31例和中西醫結合組30例。西醫組給予
布地奈德氣霧劑吸入治療,中西醫結合組在此基礎上緩解期加用六君子湯合玉屏風散治療。隨訪1年,觀察呼吸道感染次數和哮喘發作次數,并行免疫功能檢查。結果:中西醫結合組呼吸道感染次數和哮喘發作次數分別為(4.53±1.59)次/年和(1.53±0.97)次/年,西醫組為(6.87±1.48)次/年和(2.48±1.06)次/年;中西醫結合組血清IgG、IgA濃度,CD3、CD4細胞亞群及CD4/CD8明顯高于西醫組,而CD8亞群低于西醫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意義(P<0.05或P<0.01)。結論:六君子湯合玉屏風散用于嬰幼兒哮喘并反復呼吸道感染緩解期患兒可減少呼吸道感染次數和哮喘發作次數,并改善其免疫功能。
1臨床資料1.1診斷標準嬰幼兒哮喘診斷標準參見《實用兒科學(上)》(第7版)[1].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診斷遵循1987年成都全國小兒呼吸道疾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2].
1.2一般資料符合上述診斷標準的哮喘患兒61例,隨機分為西醫組31例和中西醫結合組30例。西醫組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齡(21.87±9.72)月;平均病程(10.21±4.30)月。中西醫結合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齡(22.43±10.59)月;平均病程(11.05±5.01)月。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方面差異無統計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2 治療方法西醫組給予布地奈德氣霧劑(貯霧罐)吸入治療,劑量為早晚各100 μg.中西醫結合組除予布地奈德氣霧劑吸入外,緩解期予六君子湯合玉屏風散治療。方用:黃芪9~12 g、黨參6~9 g、白術6~9 g、茯苓6~9 g、陳皮3~6 g、半夏3~6 g、防風3~6 g、甘草3 g.食欲不振者加神曲、麥芽、焦山楂;肌肉松軟、汗多者加山茱萸、龍骨、牡蠣。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溫服。10 d為1個療程,1月內治療1~2個療程不等,共治療3~6個療程。兩組發作期加特布他林氣霧劑吸入(喘康速貯霧罐吸入,每次1噴,1日2~4次),感染明顯者同時予抗感染治療,一般予利巴韋林10 mg/(kg·d)口服或靜滴,有細菌感染征象者加用抗生素,癥狀嚴重者需住院治療。
3觀察指標于用藥后約6個月緩解期檢測血常規(主要記錄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數)、
免疫球蛋白和T細胞亞群。隨訪開始用藥后1年內呼吸道感染次數、哮喘發作次數。
4統計學處理數據以±s表示,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處理。兩組之間呼吸道感染次數和哮喘發作次數的比較采用非參數檢驗(Mann|Whitney U test),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數、免疫球蛋白、T細胞亞群的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意義。
5結果5.1兩組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發作次數比較由表1可見,西醫組哮喘患兒呼吸道感染次數和哮喘發作次數分別為(6.87±1.48)次/年、(2.48±1.06)次/年,中西醫結合組分別為(4.53±1.59)次/年、(1.53±0.97)次/年。表明中西醫結合組呼吸道感染次數和哮喘發作次數均顯著少于西醫組(P<0.01)。
表1兩組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發作次數比較(略)注:與西醫組比較*P<0.015.2兩組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數(EOS %)和免疫球蛋白含量比較由表2可見,西醫組IgG和IgA含量分別為(7.05±0.93)g/L、(0.54±0.17)g/L,中西醫結合組分別為(7.65±0.98)g/L、(0.66±0.16)g/L.經統計學處理,P<0.05,表明中西醫結合組IgG和IgA水平明顯高于西醫組(P<0.05)。
表2兩組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數和免疫球蛋白含量比較(略)注:與西醫組比較*P<0.055.3兩組T細胞亞群檢測結果比較由表3可見,中西醫結合組外周血T淋巴細胞CD3、CD4細胞亞群及CD4/CD8明顯高于西醫組(P<0.05或P<0.01),而CD8亞群低于西醫組(P<0.05)。
表3兩組T細胞亞群比較(略)注:與西醫組比較*P<0.056 討論呼吸道感染是兒童哮喘急性發作最常見的誘因[3].嬰幼兒哮喘患兒中有一部分合并反復呼吸道感染,這些患兒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進而導致哮喘急性發作。減少呼吸道感染次數是減少哮喘發作次數的有效措施。許多研究已證實中藥在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防治方面有確切療效,主要通過調節免疫功能起作用。
中醫認為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多因小兒臟腑嬌嫩,肺脾兩虛,正氣不足,外邪易侵所致[4].哮喘患兒內因責之于伏痰,伏痰成因多責之于肺脾兩臟。玉屏風散中黃芪、白術補氣健脾;防風走表而散風御邪,功能補肺、固表、止汗,是中醫治療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基本組方。六君子湯中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益氣健脾;半夏燥濕化痰;陳皮理氣散逆。兩方合用,可起到扶助正氣、抵抗外邪、減少感染次數和哮喘發作的作用。本研究表明,在西醫治療基礎上加用六君子湯合玉屏風散可有效控制感染和哮喘發作次數,療效優于單純西醫治療組。
現代醫學可從免疫學角度闡釋中藥防治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機制。已有研究發現伴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哮喘患兒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較健康兒童低下[5].本研究表明六君子湯合玉屏風散可以調節嬰幼兒哮喘并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血清IgG、IgA水平及T細胞亞群水平,改善這些患兒的體液和細胞免疫功能。另外有研究發現在動物實驗中加味六君子湯可以上調肺組織糖皮質激素受體、β-腎上腺能受體水平,提高內源性腎上腺皮質激素及cAMP水平[6-7],說明六君子湯還可能通過其他機制起到治療哮喘作用。
參考來源:《六君子湯合玉屏風散治療嬰幼兒哮喘并反復呼吸道感染療效觀察》李睿,楊愛芳,《中醫兒科雜志》2010年第6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