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明明衣食不缺為什么乏力?明明營養充分怎么一摔就骨折?一系列的病狀過早出現讓你感到非常的擔心,去醫院做常規檢查又沒發現什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讓我來告訴你,你可能就是缺鈣了。
鈣缺乏的原因大概有一下這些情況:
第一:飲食中鈣供給不足:很多人不知那些食物鈣量高,每天只是按照正常的飲食,最后才發覺,原來正常的飲食攝入的鈣不多。
第二:維生素D(以下簡稱VD)不足:VD不足會而引起腸道鈣吸收和腎小管對鈣、磷重吸收減少所導致的鈣元素缺乏。這種情況在嬰幼兒期更為突出,與大家常聽到的“佝僂病”(即VD缺乏性佝僂病)密切相關。
正常情況下,皮膚通過接受紫外線照射,可以生成內源性VD。在北方寒冷地區,由于日照不足,孩子戶外活動少(少于每天2小時)而更易患VD缺乏性佝僂病。由此而導致全身性鈣、磷代謝異常,使鈣鹽不能正常沉積在骨骼中,如不及早防治,將會造成骨骼畸形。
第三:有些人鈣攝入足量,VD也不缺乏,為什么身體還會缺鈣呢。原來,食物中含的鈣,多屬于溶解的鈣鹽,不容易被吸收。更因為與谷類、菜肴同進餐時,谷物含有的植酸或肉類含有的脂酸,都會把鈣變成不溶性的鈣鹽而無法被吸收。按現代營養標準的計算是:我國成人需鈣(指“離子鈣”)的生物劑量,不得少于800毫克,小兒不得少于1000毫克。可惜長期以來, 醫藥界把鈣鹽錯誤地當成純鈣(即離子鈣)計算了,以致過去許多藥用鈣都起不了真正的補鈣功效。幸好近年來已發現這種謬誤,并加以糾正。一個分子鈣,一個離子鈣,僅一字之差,導致了人類的一場世界性的“鈣革命”!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及時發現問題,盡早解決病情,讓你的生活更美滿。更多詳情請致電400-101-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