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體營養狀況對胎兒的生長發育作用明顯,孕期體重增長(GWG)與孕前體重指數(BMI)對孕婦妊娠結局有重要的影響。
當前,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得孕期體重增加過度,巨大兒、胎兒窒息發生率上升[1].因此,有效控制孕婦孕期體重成為重要研究課題。本研究選取了在我院分娩的產婦230 例,探討孕期體重管理對足月新生兒體重控制與妊娠結局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目的:探討孕期體重對足月新生兒體重控制及妊娠結局的影響。方法:選取2013 年12 月~2014 年3 月分娩新生兒產婦230 例,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115 例,給予觀察組個性化體重管理,對照組僅行常規產前檢查,比較兩組新生兒體重、產后大出血及新生兒窒息等指標。結果:觀察組巨大兒率、新生兒窒息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 < 0.05);觀察組產后大出血、產婦剖宮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結論:給予孕婦進行個性化的孕期體重管理,有助于控制新生兒體重,改善其妊娠結局。
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3 年12 月~2014 年3 月期間在我院分娩的產婦230 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時間先后,分為觀察組115 例、對照組115 例。其中,對照組年齡22~36 歲,平均年齡(26.5±2.3)歲,初產婦75 例,經產婦35 例,自然分娩53 例,剖宮產63 例;觀察組年齡21~37 歲,平均年齡(27.1±2.5)歲,初產婦87 例,經產婦28 例,自然分娩104 例,剖宮產11 例。兩組在年齡、性別及分娩方式上無明顯差異(P > 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不給予行孕期體重控制管理,僅接受常規產前檢查。給予觀察組孕期個性化體重管理,建卡時,給孕婦制定BMI 體重管理目標,嚴格實施孕期體重控制,并指導孕婦多運動,多參加有益的體育活動;保證孕婦孕期營養充足;加強對孕婦的健康宣教,給予合理孕期體重控制[2].BMI 理想范圍為18.5kg/ ㎡~23.9kg/ ㎡。
1.3 觀察指標 測量產婦分娩前體重、BMI,并測量分娩后新生兒體重,≥ 4kg 為巨大兒,以及新生兒窒息率、妊娠
高血壓及產后2h 大出血[3].同時,統計觀察組新生兒體重及產婦妊娠結局。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均用SPSS14.0 軟件包進行處理,計數資料均采用百分率% 形式表示,用卡方檢驗,以P < 0.05 表示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2.1 兩組巨大兒與新生兒窒息比較 觀察組巨大兒、新生兒窒息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 < 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3 新生兒體重與妊娠結局的相關性 3~3.5kg 新生兒40 例,產婦剖宮產、產后大出血分別為2 例、3 例;3.5~4.0kh 新生兒為53 例,剖宮產、產后2h 大出血各6 例、3 例,> 4kg 新生兒為22 例,剖宮產、2h 大出血分別為13 例、6 例,分娩出巨大兒產婦產后妊娠結局較差,組間比較差異明顯(P < 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加上飲食結構與生活方式的變化,使得孕婦孕期營養問題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孕婦由于孕期的活動量急劇減少,加上激素水平的變化,使得預期體重快速增加,使得產婦分娩巨大兒、新生兒窒息率也逐漸攀升[4].
研究認為,產婦孕期如果體重增加過快,則可能導致脂代謝紊亂,從而增加妊娠高血壓發病率、巨大兒發生率的上升。相關文獻報道,產婦孕期體重增加與巨大兒發生率之間為正相關關系[5].同時,由于產婦脂肪堆積過多、肌肉力量差,也易出現宮縮乏力,增加了產后大出血發生的危險性。因此,重視產婦孕期營養管理,予孕婦進行科學飲食指導,控制孕期體重,對于足月新生兒體重控制、改善產婦妊娠結局具有重要的意義,可降低產婦近期、遠期并發癥。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巨大兒、新生兒窒息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觀察組產婦產后2h大出血、剖宮產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 < 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新生兒中,> 4kg 巨大兒與產婦妊娠結局有明顯相關性,產婦產后大出血率,明顯高于< 4kg 新生兒,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綜上所述,產婦孕期體重與產婦妊娠結局之間存在著密切關系,加強孕婦孕期體重管理,可降低巨大兒、新生兒窒息率,改善產婦妊娠結局,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參考來源:《孕婦孕期體重控制對妊娠結局的影響研究》薛代紅,《中西醫結合護理》2015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