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每年奪走1200萬人的生命,接近世界人口總死亡的1/4,成為人類健康的頭號大敵,盡管近30年來心血管病死亡率除東歐各國外的大多數國家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其仍是多數國家45歲以上男性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在女性則是僅次于腫瘤的第二位死因,嚴重影響著人類的期望壽命和生存質量。
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體重、高血糖,冠心病等患者,而適當的運動正好能改善神經系統,對心血管的調節能力,增強心臟工作效率,改善心臟的收縮功能。當然,運動有益,過量卻有害,患者還需正確選擇運動方式。
第一:一旦遇到傷害或者病情發作、身體不適等要立即停止。
第二:循序漸進:運動強度從低開始,切忌一開始就劇烈運動。
第三:患者應該根據自身情況,例如年齡、病情嚴重程度、體力、愛好等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交替進行。
中等量的體力活動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但鍛煉應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如果操之過急,超出自己的適應能力,可能會加重心臟負擔。運動量的大小以不發生主觀癥狀(如心悸、呼吸困難或心絞痛等)為原則。運動方式則要強調呼吸運動,例如輕快的散步,慢跑,游泳,騎自行車和打網球。這些運動方式會對心肺系統產生一定的壓力,從而改善心肺的健康狀況。
對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運動其實是一味最好的補藥,長期堅持做一些慢性運動有助于提高冠狀動脈對心臟缺血時產生的舒血管物質的敏感性,擴大冠狀動脈和毛細血管口徑,加大血流量,改善心肌營養。也可加強心肌對脂肪酸和乳酸的利用和氧化,提高心肌對氧的利用率,減輕危險因素的威脅。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運動鍛煉必須通過時間的累積才能產生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保持規律的運動,建立良好的習慣,有助于堅持運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