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疾病,其實就是大家常說的冠心病。正常情況下,冠狀動脈壁內層光滑,管壁有彈性,血液暢通無阻。但是血液中膽固醇和脂肪含量過高,就會在血管壁上留下脂肪條痕,日積月累變成一層堅硬的脂肪組織,腐蝕動脈壁,使動脈彈性減小,通道變窄,阻礙血液流動。這些沉積的脂肪組織看起來像是黃色的粥一樣,也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95%-99%的冠心病由此引起。
食物的營養對血液里的成分含量多少又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冠心病患者的飲食要相當的留心,讓我們了解怎么的飲食才是正確的:
(1)控制食鹽量食鹽的主要成分為氯和鈉。如鈉鹽攝入過多,在某些內分泌素的作用下,能引起小動脈痙攣,使血壓升高。同時,鈉鹽還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如果食入鈉鹽過量,體內水分儲留,就會增加心臟負擔。因此,每日飲食中鈉鹽供應量以低于3克為宜;咸菜、榨菜、醬豆腐等過咸的食品以少吃、不吃為佳。
(2)控制熱能供應量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應多食用含熱量低的食物。因總熱能過高時,血清膽固醇通常升高。如患者體重過重,應節制飲食。
(3)限制脂肪量和膽固醇量每日膳食中,盡量避免食用含動物性脂肪及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如動物油脂、肥肉、肝、腎、腦、肺、蛋黃、魚子等。以食用植物油及豆制品為宜。但植物油也不可過多,因過多的植物油也會促使患者肥胖。
(4)忌食刺激性食物飲食中盡量少用生姜、辣椒、胡椒面等辛辣調味品,嚴禁吸煙、飲酒,去掉喝濃茶、濃咖啡等不良嗜好。
(5)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常吃一些新鮮蔬菜、瓜果、豆芽、海帶、紫菜、木耳等食物,有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經常食用芹菜、草莽、西紅柿等食物,可降低血壓。心臟病患者宜多食山渣、金櫻子、草萄果等水果。
心臟病患者身體的各項指標都是很是比較弱的,因此,冠狀動脈疾病飲食需要非常重要,健康調理能幫助提高身體機能免疫力。把握飲食平衡,健康生活你也能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