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以往胃癌的高發人群都在50歲以上,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如今它也開始“盯”上年輕白領了,這點尤其需要警惕。工作壓力大/應酬多,成胃癌主因。
我國90%以上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腸胃疾病。由于長期忽視腸胃疾病的早期預防和確診,使
胃癌在我國已經成為繼
肺癌和
肝癌之后的第三大常見
腫瘤,患病率和死亡率超過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每年新發胃癌患者40萬人,死亡人數30萬人,且患者年輕化和城市化的趨勢都十分明顯。
以往胃癌的高發人群都在50歲以上,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如今它也開始“盯”上年輕白領了,這點尤其需要警惕。
常見病例:
37歲的唐杰一向身體倍兒棒,上月突然腹痛后,他認為“頂得住”,工作、應酬照樣不誤。可是,當他拿到醫院醫生開出的“胃癌”診斷證明時,這個一米八的高大漢子萬念俱灰,怎么也想不通怎么自己會招惹到
癌癥?胃癌專家們表示胃癌發病已經開始出現年輕化趨勢,上班族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年輕人忽略小病釀胃癌
雖然唐杰自己認為患上胃癌很突然,其實肯定其之前出現癌癥病變已經很長時間了,只是他自己忽略了而已,這也是許多年輕白領患胃癌的重要原因之一。一個疾病最終發展成癌癥,一般來說需要經過十幾、二十年的不斷演變。例如,胃癌一般都是先從各種胃病開始的,包括胃炎、胃潰瘍、胃息肉等;再加上如今社會節奏的加快,上班族承受的壓力日漸增大,生活、飲食都極度不規律,這些都加劇了胃功能的紊亂,長期熬夜也會讓抵抗力下降。另外,年輕人交感神經特別容易興奮,這也容易把生病的一些感覺抑制住,等到癥狀都比較明顯了,如出現了劇烈疼痛、腹水、嘔吐等,一般來說都已經是胃癌晚期了。
統計數據顯示,胃癌早期癥狀不明顯,確診為I期的僅占10%左右,近4成的患者都屬于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