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腫瘤在發達國家的增長相對比較緩慢,而在發展中國家增長相對較快。惡性腫瘤目前已成為我國城市居民的“第一殺手”,在農村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中也已上升到第二位。近年來,我國某些腫瘤的發病率在增加,上升最快的是肺癌,其次是大腸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同時,一些腫瘤的發病率也在下降,如胃癌、食管癌、子宮癌、鼻咽癌、陰莖癌等。
由于人體某些非腫瘤性疾病的病灶有腫塊或突起,所以醫學上就給它個“××瘤”的名字,從而使一些患者憂心忡忡。其實,這類病灶貌似腫瘤并非腫瘤:
血管瘤 是最常見的良性疾病,可發生于身體各個部位,以皮膚和皮下最多,如海綿狀血管瘤等。但它并不具備腫瘤的組織學特性,只是血管發育畸形,可通過激光、注射硬化劑等方法治愈。
甲狀腺腺瘤 多見于10~14歲女孩,常位于頸的一側近甲狀腺峽部,病灶可隨吞咽動作上下移動,患兒多無自覺癥狀。腺瘤一般邊界清楚,質地軟,治療上通常采取手術切除。
動脈瘤 是因動脈粥樣硬化、梅毒、外傷、細菌感染、先天發育異常等原因而造成動脈壁局部薄弱,并在血管內血流的沖擊下,逐漸形成局限性擴張而向外膨出。
膽脂瘤 除了少數與先天發育有關外,絕大部分膽脂瘤均與中耳或外耳道慢性炎癥有關。最好及早治療,否則可由于長期的腫物壓迫和慢性炎癥的侵蝕而致局部骨質破壞和吸收。
結核瘤 是成人結核病的一個類型,病灶孤立,邊界清楚,X線拍片和肉眼所見均甚似腫瘤,但實際上只是結核結節而已。
牙齦瘤 一般認為牙齦瘤是由于局部組織損傷、慢性炎癥刺激及妊娠等因素影響而形成的牙周膜或牙槽骨膜的炎性增生物。其表現為突起于牙齦的一個有蒂或無蒂的結節狀腫物。
炎性假瘤 是由局部組織炎性增生而形成的一個邊界清楚、外形似腫瘤的腫塊,多發于肺、肝和眼眶。
外傷性神經瘤 是由神經組織斷裂后兩斷端錯位或斷端之間嵌入其他組織導致的近端神經鞘細胞局限性增生。有時病灶可形成一個結節狀或梭形腫塊,所以被稱為外傷性神經瘤。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每年要有規律地進行健康檢查。大家應當重視對身體的定期檢查,“沒病找病”,從亞健康狀態中及時發現問題,包括發現癌前病變,及時提出治療建議。他以汽車比喻人體說:“汽車要搞年檢,人們的臟器是為你24小時服務的,更應當善待它們,該調理時要調理,該小修時要小修,該大修時要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