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年來,我國的前列腺癌發(fā)病率明顯增加,有關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中國前列腺癌住院病人占整個泌尿科腫瘤住院病人的比例,從3、3%已經(jīng)上升到13、4%。許多患者都迫切想了解前列腺患者應該如何選擇治療方法。百濟藥師溫馨提醒,不合理飲食結構是誘發(fā)前列腺癌的病因之一,對于前列腺患者飲食上也要特別注意。
(一)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 主要適用于前列腺癌局限在前列腺以內者,但沒有已侵犯精囊和淋巴結者經(jīng)根治手術后獲長期生存。以前常用經(jīng)會陰前列腺切除術,近年普遍采用恥骨后前列腺癌根治術,前列腺癌手術并發(fā)癥有:陽萎、完全尿失禁、壓力性尿失禁、直揚損傷。尿道膀胱吻合口狹窄另外有切口感染,血栓栓塞、淋巴水腫等并發(fā)癥。前列腺癌根治術的手術死亡率1%~5%。目前較廣泛應用的該手術即“保留神經(jīng)的前列腺根治術”。
(二)放射治療 外照射80%~90%,A、B期前列腺癌可得到控制,失敗常因為有轉移,10%為局部照射無效,25%~30%兼有遠處轉移和局部無效。所用放射治療者70%在24個月內。5年無腫瘤生存率B期最高為80%,C期最高為56%,有統(tǒng)計腫瘤侵犯直腸、膀胱、盆壁、輸尿管無癌生存超過3年者。放射治療可緩解轉移骨痛。
放射治療的并發(fā)癥:急性胃腸道反應為30%~40%,常在第4周發(fā)生,包括腹瀉、直腸不適、里急后重;約5%因而停止治療,慢性胃腸并發(fā)癥為慢性腹瀉,直腸潰瘍、狹窄和瘺道占12%,泌尿系并發(fā)癥有尿頻、排尿困難、血尿。有報告亦可引起尿道狹窄,尿失禁等,亦有外陰和下肢浮腫、陽萎等。
(三)內分泌治療 前列腺細胞的正常代謝功能依賴于雄激素,在前列腺內變?yōu)殡p氫睪酮,睪酮90%從睪丸產(chǎn)生,在血循環(huán)中睪酮57%結合為性類固醇結合球蛋白,40%與白蛋白結合,僅3%為游離的功能性睪酮,進入前列腺細胞漿內,使之成為雙氫睪酮,隨后與受體結合成復合物進入細胞核,結合于核染色質的DNA;激活的DNA產(chǎn)生mRNA,變應為前列腺細胞蛋白的密碼,對其代謝極為重要,前列腺內細胞對雄激素的信賴各不相同,癌細胞大多數(shù)信賴于雄激素,內分泌治療直接去除雄激素可抑制其生長。前列腺愈像前列細胞者愈依賴雄激素,未分化癌及導管癌常不依賴雄激素,內分泌治療無效。腎上腺分泌雄素烯二酮和脫氫異雄素酮,近年以為這些雄激素對前列腺癌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關系極小。 (四)睪丸切除術 睪丸切除可使血清睪酮從500ng/dI降至50ng/dl,從而有效地阻止了大多數(shù)依賴雄激素前列腺癌的代謝,使癌消退。睪丸切除術后可能出現(xiàn)陣發(fā)性發(fā)熱、出汗、陽萎等。
(五)雌激素 無論天然和合成的激素都可通過垂體性腺軸降低睪酮水平,抑制垂體釋放促性腺激素黃體化激素(LH),亦可增加性類固醇結合球蛋白,降低睪丸內睪酮的合成,增加垂體催乳素分泌,降低前列腺細胞內DNA合成,常用已烯雌酚每月lmg~2mg,可使睪酮達到去睪水平,對心血管系統(tǒng)有并發(fā)癥,雌激素連續(xù)應用二年以上去睪成為不可逆。
(六)抗雄激素藥物 它們主要作用是阻止雄激素作用于靶細胞,抑制前列腺細胞核的DNA合成。
(七)促性腺釋放激素類似物(LHRH-A) 長期大量應用LHRH-A不僅會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過多,反而抑制垂體釋放促性腺激素,LHRH-A開始使Leydig細胞產(chǎn)生睪酮上升約3月~5月,以后下降21日~28日即可達到去睪水平。該藥優(yōu)點是副作用少,無心血管并發(fā)癥,停藥后睪丸功能有可復性。有時可用之檢查前列原癌對雄激素是否依賴,如依賴可繼續(xù)用藥或睪丸切除。LHRH-A常用藥為Buserelin,一個月即可達到藥物去睪,近年在用常效緩釋LHRH-A,一次用藥有效期達1個月。
(八)化學治療 由于前列腺癌70%~80%左右依賴雄激素,故優(yōu)先考慮內分泌治療,化學治療常用在內分泌,放射等治療失敗以后采用。但是前列腺癌的目前化學治療是不理想的,客觀腫瘤消退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