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一項研究表明,與普通人群相比,未采用生物制劑治療的類風濕關節炎(RA)患者侵襲性黑色素瘤發生風險并未增加。接受腫瘤壞死因子(TNF)抑制劑治療的RA患者發生侵襲性黑色素瘤的相對風險增加50%。由于絕對風險增加較小,該發現可能不能明顯改變在臨床實踐中使用TNF抑制劑的整體風險-收益平衡,但對黑色素瘤高發風險的患者,采用TNF抑制劑治療可能弊大于利。該論文發表于《英國醫學雜志》(BMJ 2013,346:1939)。
該前瞻性隊列研究納入接受TNF抑制劑治療的RA患者10878例,未接受TNF抑制劑治療者42198例,以及相匹配的普通人162743名。結果為,與普通人群相比,未接受生物制劑治療的RA患者發生黑色素瘤的風險無顯著增加。在接受TNF抑制劑治療的RA患者中,38例出現首發性侵襲性黑色素瘤;與未接受生物制劑治療的RA患者相比,接受TNF抑制劑治療的RA患者的黑色素瘤發生風險增加(每10萬人-年增加20例)。與未接受生物制劑治療的RA患者相比,接受TNF抑制劑治療RA患者的第二原發性黑色素瘤發生風險無顯著增加。
黑色素瘤是一種惡性程度相當高的惡性腫瘤,又稱惡性黑瘤,大多原發于皮膚,也可起源于眼、鼻腔等處,早期可發生轉移,轉移部位多見肺、腦。一旦診斷,應盡早作廣泛腫瘤切除,并輔助免疫治療等綜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