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飲食結構導致胃癌的發(fā)病率比較高,而歐美的飲食結構使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較高,現(xiàn)在隨著外來文化的入侵,歐美的飲食習慣也逐漸傳入中國,目前腸道疾病發(fā)病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發(fā)病率不斷增加,在癌癥“排行榜”上,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已經(jīng)從上世紀70年代的第六位上升到現(xiàn)在的第三位,僅次于肺癌和胃癌。因此,注意飲食才能更好的治療與預防結直腸癌的發(fā)生。
研究證明,高脂肪膳食會促進腸道腫瘤的發(fā)生,尤其是多不飽和脂肪酸,雖能降低血脂,但有促癌發(fā)生的作用。膽固醇本身并不致癌,但與膽石酸同時反應,有促癌作用,說明膽石酸是促癌因素。因此,結腸癌的病人,不要吃過多脂肪,脂肪總量占總熱能30%以下,動、植物油比例要適當。也就是說,在一天的膳食中,包括食物本身的油脂量,加上烹調(diào)中用油,每日脂肪要在50克以下。有的朋友懼怕冠心病,控制動物脂肪很嚴格,經(jīng)常以植物油為主,甚至不吃動物油,這樣會造成體內(nèi)過氧化物過多。因為植物油中碳鏈不穩(wěn)定、易氧化,如果適當?shù)某孕﹦游镏荆蜁固兼湻(wěn)定,不易氧化,并減少體內(nèi)自由基的形成,所以一定要科學飲食,講究油脂的合理配比,建議飽和脂肪酸與多不飽和脂肪酸及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比為1:1:1。
膳食中應注意多吃些膳食纖維豐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白菜、蘿卜等綠葉蔬菜,膳食纖維豐富的蔬菜可刺激腸蠕動,增加排便次數(shù),從糞便當中帶走致癌及有毒物質(zhì)。如果結腸癌向腸腔凸起,腸腔變窄時,就要控制膳食纖維的攝入,因為攝入過多的膳食纖維會造成腸梗阻。此時應給予易消化、細軟的半流食品,如小米粥、濃藕粉湯,大米湯、粥、玉米面粥、蛋羹、豆腐腦等,這些食品能夠減少對腸道的刺激,較順利的通過腸腔、防止腸梗阻的發(fā)生。
結腸癌術后的病人,應同其他胃腸道手術的病人一樣,要遵醫(yī)囑給予飲食,飲食要以稀軟開始到體內(nèi)逐步適應后再增加其它飲食。應注意不要吃過多的油脂,要合理搭配糖、脂肪、蛋白質(zhì)、礦物質(zhì)、維生素等食物,每天都要有谷類、瘦肉、魚、蛋、乳、各類蔬菜及豆制品,每一種的量不要過多。這樣才能補充體內(nèi)所需的各種營養(yǎng)。手術后初期不能正常進食時,應以靜脈補液為主。手術后注意加強護理和飲食營養(yǎng),促進病人身體恢復。
對早期腸癌病人在飲食中攝入含粗纖維較多的食品,如土豆、紅薯、香蕉、嫩葉青菜等等,但加工要細致,避免食物過分粗糙對腫瘤部位的刺激。含纖維素豐富的食品,可以使大便有一事實上容量,既可以預防便秘,又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腹瀉,并能保證每日的規(guī)律排便。
晚期腸癌病人由于腫瘤惡性生長侵入腸道內(nèi)造成腸道狹窄,不同程度的阻塞排便,并減少對食物的容納。這時應注意給予病人營養(yǎng)豐富,少粗纖維的食物,如蛋類、瘦肉、豆制品和細糧,嫩葉蔬菜等等;并囑病人多喝蜂蜜水和吃香蕉、鴨梨等等,其中以蜂蜜通便效果最佳。
腸癌病人禁忌辛辣食物,辣椒、胡椒等食物對肛門有刺激作用,一定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