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
腫瘤,發生率僅次于
胃癌和
食道癌。在我國常見惡性腫瘤死亡中,結直腸癌患者在男性占第五位,女性占第六位。近二十年來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在逐漸增加,同時,其發病年齡趨向老齡化。在西方發達國家,結直腸癌是僅次于
肺癌的第二位惡性腫瘤。因此,如果能及時發現結直腸癌早期癥狀,就能越早進行治療,也就能提高治療的效果。那么,結直腸癌早期癥狀是怎樣的呢?
直腸癌早期癥狀缺少表現,病人無明顯異常改變。當腫塊達1~2cm時,由于腫瘤的侵蝕,腸粘膜遭受到腫塊的異物性刺激,分泌物增多,因此在排便時也有少量的粘液排出,多數在大便的前端或于糞便的外面附著。隨著腫瘤的增大,分泌粘液也增加,有時隨著排氣或突然咳嗽腹內壓增加,可有粘液從肛門流出。當腫瘤增大,形成潰瘍或有壞死合并感染時,便會出現明顯的直腸刺激癥狀,出現排便次數和糞便性質的改變。
直腸癌早期癥狀的表現具體有以下三大方面:
1、出現中毒癥狀:直腸癌早期癥狀患者由于腫瘤潰爛失血和毒素吸收,常可導致病人出現貧血、低熱、乏力、消瘦、浮腫等表現,其中尤以貧血、消瘦為著。
2、腹部包塊:50%左右的直腸癌早期癥狀患者可發現腹部包塊,系癌腫或與網膜、周圍組織侵潤粘結的腫塊,質硬,形體不規則,某些包塊可隨腸管有一定的活動度,而晚期
結腸癌由于癌腫浸潤較甚致使包塊可固定。
3、腹脹、不適、消化不良樣癥狀:直腸癌早期癥狀患者可有腹脹、不適、消化不良樣癥狀,而后出現排便習慣的改變,如便次增多,腹瀉或便秘,便前腹痛。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膿性血便,此為結腸癌最早期的癥狀。
4、大便習慣的改變:右半結腸癌時表現為早期糞便稀薄,有膿血,排便次數增多,當癌腫繼續增大影響到糞便的通過時還可出現交替出現的腹瀉與便秘;而左半結腸癌則多表現為排便困難,并隨病情的發展而不斷加重。此外,若癌腫位置較低,還可出現排便不暢和里急后重的感覺。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直腸癌早期癥狀雖然無特別明顯的表現,但只要細心觀察并加以注意平時的身體狀況還是可以注意到的。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幫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