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指發生于肝臟的惡性腫瘤,包括原發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兩種,人們日常說的肝癌指的多是原發性肝癌。原發性肝癌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原發性肝癌按細胞分型可分為肝細胞型肝癌、膽管細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
肝癌的早期癥狀如下:
(1)曾有肝炎和肝硬化病史,病情穩定多年,沒有發冷發熱,而突發肝區及膽區悶痛或劇痛。
(2)30歲以上的成年人,右上腹部及上腹部可捫及包塊,質地硬,表面不平,且連續觀察增大趨勢明顯,而病人卻沒有明顯不適者。
(3)口干,煩躁,失眠,牙齦及鼻腔出血,伴有上腹部脹滿,肝區不適者。
(4)全身關節酸痛,尤以腰背部為最明顯,伴有厭食,煩躁,肝區不適,以抗風濕治療,效果不佳者。
(5)反復腹瀉伴有消化不良和腹脹,按胃腸炎治療效果不明顯或不能根治,并有肝區悶痛,逐漸消瘦者。
肝癌的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逐步產生一些以肝區疼痛、食欲下降、疲乏無力、日漸消瘦等癥狀。到晚期限則會有黃疸、腹水、嘔血、昏迷等表現。肝癌病人的上腹部常可摸到巨大的腫,但此時已到中晚期,甚至已向肺部等處轉移。
很多人聞癌色變,認為肝癌是不治之癥,其實大可不必如此驚慌。目前,我國對于肝癌的防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當確診為肝癌時,首先要端正心態,正確客觀對待。因為目前針對肝癌的治療方法較多,涉及到多個學科的共同協作,如果能夠得到正確合理的治療,肝癌遠期療效還是比較理想的。肝癌治療總的原則是早期發現和早期診斷,強調實施規范化的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