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欄目介紹膀胱癌相關信息,包括膀胱癌常識,膀胱癌的治療,膀胱癌藥物以及膀胱癌患者相關生活調理等。百濟新特藥房,全國連鎖,專科經營膀胱癌用藥
一、病因病機
(一)病因
膀胱
腫瘤的病因至今尚沒完全明確,比較公認的有:①長期接觸芳香族類的工種,如染料、皮革、橡膠、油漆工等,可出現較高的膀胱腫瘤發生率。曾有統計在接觸苯胺的工人中,發病率較普通人群高30倍。聯苯胺、4,4二胺基雙聯苯、4-胺基雙聯苯等均被認為是較為肯定的外來化學性致癌物質。這些物質進入體內后,經肝臟代謝隨尿液排泄流入膀胱,再由葡萄糖醛酸甙酶分解成α氨基萘酸,使其具有致癌作用,可產生職業性
膀胱癌。然而,致癌的潛伏時間較長,可達20年左右。②吸煙也是一種增加膀胱腫瘤發生率的原因。近年研究顯示,吸煙者尿中致癌物質色氨酸的代謝增加50%,當吸煙停止,色氨酸水平逐漸恢復正常。同時發現,維生素C可以減少吸煙和不吸煙者色氨酸的活性。③體內色氨酸的代謝異常。色氨酸的異常代謝可產生一些代謝產物,如3-羥-2-氨基苯乙酮,3-羥基-鄰-氨基苯甲酸,能直接影響到細胞的RNA和DNA的合成。這些代謝產物經過肝臟作用排泄入膀胱,由葡萄糖醛酸甙酶作用后,具有致癌作用。往往這些致癌物質在膀胱腫瘤病人的尿液中濃度明顯增加。④膀胱粘膜局部長期遭受刺激。如長期慢性的感染、膀胱結石的慢性刺激均可誘發膀胱腫瘤。而且腺性膀胱炎、粘膜白斑被認為是癌前期病變,可誘發癌變。⑤近年來某些藥物也可誘發膀胱癌。⑥寄生蟲病如發生在膀胱內,亦可誘發膀胱癌。
(病機)
中醫認為風寒暑濕燥火等外因容易侵襲五臟,日久不散,瘀而化熱,熱灼傷津,久成痰結瘀塊而致癌瘤。同時病人素體虛弱,飲食勞倦所傷,七情太過或不及等內因,對膀胱癌的發病有一定的作用。尤其是正虛邪陷是關鍵。如《雜病源流犀燭.腰臍病源流》曰:"腰痛,精氣虛而邪客病也……腎虛其本也,風寒濕熱痰飲,氣滯血瘀閃挫其標也,或從標,或從本,貴在無失其宣而已。"癃閉、尿血、淋證雖與膀胱有關,但究其病機,尤與肺、脾、腎、三焦氣化功能有密切關系。腰為腎之府,乃腎之精氣所溉之域。腎與膀胱相表里。腎虛而外感風寒濕熱諸邪致肺、脾、肝、三焦、膀胱功能失調。正氣虛損,邪乘于肺,肺熱氣壅,脾虛邪熱,濁陰不降,小便閉塞不通、肝氣郁結,氣機不利致三焦氣化功能失調,最終積聚成痰成塊,瘀阻脈絡,乃致膀胱癌的發生。茲對病機總結如下:
1.腎氣虛弱 膀胱氣化無權,溺不得出,氣不攝血,血絡受損,血不歸結,經溺孔而出,脾氣虛弱不能升清降濁,小便閉塞不通,氣機不暢,氣滯血瘀成瘤成塊。
2.肝郁氣滯 七情內傷,肝氣郁結,疏泄不及,致三焦運化、氣化功能失調,氣血瘀滯,滯而世瘤。
3.下焦濕熱 濕熱蘊積膀胱,氣化不利,灼傷津液,脈絡不暢,氣血瘀滯,形成瘤塊。
4.肺熱氣壅 外感熱邪,閉塞氣機,熱邪壅肺,肅降失司,氣機不暢,氣滯血瘀,久瘀成瘤成塊。
二、分型
膀胱腫瘤可分為兩大類,即來源于上皮組織和非上皮組織的腫瘤。
原發于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又包括:①移行上皮癌;②鱗狀上皮癌;③腺癌;④未分化癌。
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又包括:①肉瘤:以橫紋肌肉瘤較多,一般好發于小兒,也可出現平滑肌肉瘤、纖維肉瘤、血管肉瘤;②
惡性淋巴瘤;③
惡性黑色素瘤。
三、播散及轉移
膀胱癌轉移有多種形式,但常見的仍是直接浸潤、淋巴轉移及血行轉移。
1.直接浸潤 膀胱癌可向膀胱周圍鄰近組織直接浸潤轉移。癌細胞穿透基底膜而進入粘膜下層,并且經常向肌層和膀胱外脂肪甚至外層腹膜浸潤。晚期膀胱癌可發生盆腔周圍浸潤或遠外轉移。當腫瘤浸潤到后尿道、前列腺及直腸時,會出現相應的癥狀。當腫瘤位于一側輸尿管口,引起輸尿管浸潤,可造成一側輸尿管擴張、腎積水。
2.血行轉移 膀胱癌的血行轉移多發生在晚期,腫瘤侵及血管后,腫瘤細胞進入血液可造成肝、肺、骨骼等處的轉移。
3.淋巴轉移 膀胱腫瘤經淋巴途徑轉移是最常見的一種轉移途徑。首先通過肌層淋巴管,當腫瘤侵及膀胱壁淋巴管,使得有一部分病例發生盆腔淋巴結轉移。若腫瘤已擴展至膀胱壁個脂肪組織,則盆腔淋巴結幾乎均有轉移、并可能已經向腹主動脈旁淋巴結發展。腫瘤常轉移到骼內、骼外、閉孔淋巴結群,或可到骼總淋巴結。
4.腫瘤細胞直接種植 腫瘤細胞直接種植可以出現在手術過程中,術后在膀胱切口處或皮膚切口下發生腫塊,約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