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關于“美國女性居住地緯度升高與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更高的發病率相關”的研究在消化道(Gut)雜志上發表。
克羅恩病,是一種消化道的慢性、反復發作和非特異性的透壁性炎癥,病變呈節段性分布, 可累及消化道任何部位,其中以末端回腸最為常見,結腸和肛門病變也較多。本病還可伴有皮膚、眼部及關節等部位的腸外表現。克羅恩病雖為良性疾病,但病因不明,至今仍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療手段。
潰瘍性結腸炎與克羅恩病都屬于炎癥性腸病(IBD),這兩種疾病都是以反復發生的腸道潰瘍為特征,患者常表現為腹瀉、粘液血便及腹痛,并且癥狀很相似,所以有些時候,即使是醫生也很難明確作出診斷。兩者不同的是,克羅恩病可能影響到消化道的各個部分(如食管、胃、小腸、結腸),而潰瘍性結腸炎的影響常局限于大腸。
關于“美國女性居住地緯度升高與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更高的發病率相關”的結果顯示:
美國馬薩諸塞州安得烈博士和他的同事,對美國不同地理位置的女性進行評估,開展了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發病率與不同緯度地區女性關系的兩個大型前瞻性研究。研究指出,美國女性居住地緯度升高與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更高的發病率相關。(以上研究發表在2012年第61卷第12期《消化道(Gut)》雜志上。[Gut 2012;61:1686-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