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尼替丁,又名呋喃硝胺、甲硝呋胍、胃安太定。為消化系統用藥,抗酸藥及治療消化性潰瘍病藥。可抑制夜間和食物激發的胃液的分泌量和濃度。臨床用于治療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卓 - 艾 (Zollinger-Ellison) 綜合征及其他高胃酸分泌疾病。
在許多國家,特定劑量的雷尼替丁制劑是非處方藥品。美國以外,雷尼替丁常與鉍(作為一個溫和的抗生素)合成的檸檬酸鹽(雷尼替丁枸櫞酸鉍)用于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這一組合通常是與克拉霉素(一種抗生素)一起使用。雷尼替丁具有競爭性阻滯組胺與 H2 受體結合的作用。抑制胃酸作用,以摩爾計為西咪替丁的 5 倍 ~12 倍。因此為強效的 H2 受體阻滯劑。
雷尼替丁的十種新用途:
1.復發性口腔潰瘍:運用雷尼替丁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一般1~2天內止痛,3~5天內愈合.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毫克/次,2次/天,或者用雷尼替丁研成細末,直接涂在潰瘍面上,3次/天,直至癥狀消失止。
2.流行性腮腺炎: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毫克/千克體重每天,分2次服,連續服藥3天。若發熱過高,可配合物理降溫。
3.潰瘍性結腸炎: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毫克/次,每日早、晚各1次,連續服用3月。
4.疣狀胃炎: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毫克/次,早、晚各1次,溫開水送服,5周為1個療程。
5.嗜酸性筋膜炎:應用雷尼替丁治療嗜酸性筋膜炎患者,療效滿意。一般用藥1個月即可顯效,半年后皮損局部得到恢復。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毫克/次,早、中、晚各服1次,溫開水送服。
6.血友病:應用雷尼替丁治療血友病,可使血漿Ⅷ因子或Ⅸ因子濃度增加,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毫克/次,早、晚各1次。小兒用量按年齡遞減,療程為15天。
7.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毫克/次,2次/天,療程為6周。
8.慢性腹瀉:本病可能導致腸壁肥大細胞增多,受刺激后釋放組胺,引起腸道局部充血、水腫、平滑肌痙攣而出現的腹瀉。雷尼替丁可以通過抑制組胺釋放而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多數患者1周內即可大便成形,次數減少,而獲得痊愈效果。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毫克/次,早、中、晚各1次,溫開水送服。
9.蕁麻疹:方法:取5%雷尼替丁霜劑,敷貼于神闕、風池、血海穴,每穴50毫克,外蓋3.5~6平方厘米膠布,每3天換藥1次,2次為1個療程,連續用藥至癥狀消失止。
10.單純性皰疹:用雷尼替丁治療單純性皰疹,一般涂用3~5次后疼痛消失,早期病例不出現水皰,已有水皰者水皰干涸,一般可在2天內結痂。用法:取雷尼替丁膠囊(150毫克)1粒,將其粉末溶解于水中,制成溶液后外涂于患處,1~2小時換藥1次。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雷尼替丁的不良反應
1.常見的有惡心、皮疹、便秘、乏力、頭痛、頭暈等。
2.與西咪替丁相比,損傷腎功能、性腺功能和中樞神經的不良作用較輕。
3.少數患者服藥后引起輕度肝功能損傷,停藥后癥狀即消失,肝功能也恢復正常。曾懷疑可能系藥物過敏反應,與藥物的用量無關。
4.長期服用因可持續降低胃液酸度,而利于細菌在胃內繁殖,從而使食物內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形成 N- 亞硝基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