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克羅恩病是一種胃腸疾病,屬于胃腸道慢性炎性疾病,對人體的危害性較大。其病變多見于末段回腸和鄰近結腸,但從口腔至肛門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呈節段性或跳躍式分布。那么,克羅恩病疾病病理有何特點?
臨床上以腹痛、腹瀉、體重下降、腹塊、瘺管形成和腸梗阻為特點,可伴有發熱等全身表現以及關節、皮膚、眼、口腔黏膜等腸外損害。本病有終生復發傾向,重癥患者遷延不愈,預后不良。發病年齡多以20-40歲為主,占61.5%;男女之比為1.56∶1,男性多于女性,與國內組男多于女(相似。本病在歐美多見,且有增多趨勢。我國本病發病率不高,但并非罕見。那么,
克羅恩病的病理特點到底有哪些?
克羅恩病病變表現為同時累及回腸末段與鄰近右側結腸者;只涉及小腸者;局限在結腸者。病變可涉及口腔、食管、胃、十二指腸,但少見。
大體形態上,克羅恩病特點為:①病變呈節段性或跳躍性,而不呈連續性;②黏膜潰瘍的特點:早期呈鵝口瘡樣潰瘍;隨后潰瘍增大、融合,形成縱行潰瘍和裂隙潰瘍,將黏膜分割呈鵝卵石樣外觀;③病變累及腸壁全層,腸壁增厚變硬,腸腔狹窄。
組織學上,克羅恩病的特點為:①非干酪性肉芽腫,由類上皮細胞和多核巨細胞構成,可發生在腸壁各層和局部淋巴結;②裂隙潰瘍,呈縫隙狀,可深達黏膜下層甚至肌層;③腸壁各層炎癥,伴固有膜底部和黏膜下層淋巴細胞聚集、黏膜下層增寬、淋巴管擴張及神經節炎等。
腸壁全層病變致腸腔狹窄,可發生腸梗阻。潰瘍穿孔引起局部膿腫,或穿透至其他腸段、器官、腹壁,形成內瘺或外瘺。腸壁漿膜纖維素滲出、慢性穿孔均可引起腸粘連。
克羅恩病是病因未明的胃腸肉芽腫性炎性疾病,克羅恩病的病因與遺傳有一定的關系,但目前該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治療方法包括應用皮質類固醇等藥物緩解腸道炎癥,或者用外科手術治療,切除病變的腸道。該病的發病人數在不斷增加,要重視預防工作,那么,克羅恩病疾病預防工作到底如何開展?我們來分析一下這方面的相關知識。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
惠迪能治療克羅恩病,應每日4次,每次1g(4片),或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