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臨床常見的胃腸功能紊亂性疾病,其臨床表現復雜,主要以持續存在或間歇發作的腹痛、腹脹、排便習慣和大便性狀異常為特征。
近年來,腸易激綜合征(IBS)已被公認為是一種特殊病理生理的心身疾病。對于IBS患者所引起的社會心理因素及其心理健康狀況,已越來越引起醫務人員的重視。其中,對于IBS的治療,可以從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飲食生活調理、音樂療法等方面入手。
心理護理:腸易激綜合征(IBS)是一種功能性腸病,是一系列生理改變造成的癥候群,臨床表現復雜。心理因素或其他心理刺激通過改變胃腸動力、內臟敏感性,可以加重胃腸道癥狀。
生活護理:腸易激綜合征(IBS)患者腹部受涼易引起腹瀉,因此要避免腹部受涼,注意保暖。改善排便習慣,由于IBS的結腸反應性異常增高,因此一旦有精神、受涼等因素便有便意,此時囑患者轉移注意力推遲排便能使這種增高的反應性逐漸降低,利于病情緩解。
飲食護理:腸易激綜合征(IBS)需要在飲食上作出特殊的調整,避免暴飲暴食。其中,在飲食方面腸易激綜合征(IBS)患者應該注意以下的相關事項:
1、限制患者動物脂肪的攝入量,減少油膩食物、避免吃產氣多的食物,如奶油、豆類、乳糖類食物等。
2、避免偏食、挑食、大量喝濃茶或咖啡、飲酒、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及油炸煎烤的食物等。腹瀉患者減少高脂肪、高蛋白、粗纖維飲食,避免過敏食物即過冷過熱、刺激性食物,而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和軟飯等為主。便秘的患者要多飲水,吃低脂、高纖維素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每日飲食中添加五谷雜糧。
音樂療法:音樂的護理作用主要為:
1、通過音樂的藝術感染力作用于感情,以情導理,具有較強的抗病作用。
2、可消除患者精神上的障礙。優美健康的音樂可分泌有益健康的激素和酶,起到調節血流量,神經反射和消化的功能。同時音樂聲波對中樞和內分泌系統是一種良性刺激,促進神經內分泌系統分泌出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類、乙酰膽堿等生命活性物質,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達到鎮靜、減輕疼痛的作用。
3、音樂還能增強患者戰勝病痛的信心,調節人體免疫潛能,優化患者不良心理狀態,在臨床心理生物和物理諸方面化解患者
失眠,緊張、焦慮、煩躁、恐懼、疼痛和不舒適感,食欲不振等痛苦。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腸易激綜合征(IBS)的病因和發病機制是多方面的,一旦確診為腸易激綜合征(IBS),應進行正確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