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腸易激綜合征是消化道最常見的功能性疾病。其中,腸易激綜合征的發生與腸道菌群紊亂有關,多是由于濫用或長期服用抗生素,使腸道內的有益菌群無法生存而出現失衡。
正常情況下,腸道中益生菌的數量和比例處于平衡狀態,為人體形成一道保護屏障。但這個平衡狀態會因飲食、環境以及藥物等因素的影響而被打破,一旦菌群失衡,便可能導致腹瀉、便秘甚至腹瀉和便秘交替的腸易激綜合征。
腸易激綜合征是消化道最常見的功能性疾病,常與功能性消化不良同時存在,既可以表現為腹瀉,也可以表現為便秘,甚至時而腹瀉時而便秘,同時還會伴有腹痛;其中腹瀉或不成形便常出現于餐后,尤其是早餐后多次排便,亦可發生于其余時間,但不發生在夜間;大便次數最多可達10次以上,但每次大便量少,總量很少超過正常范圍;腹瀉或不成形便與正常便或便秘相交替;也常出現排便困難,排便不盡感或便急等癥狀;腹脹白天明顯,夜間睡眠后減輕;一般腹圍不增大。
同時,由于
肝硬化患者、膽囊切除術后患者也會出現腸道菌群失衡。盡管腸易激綜合征可能會伴隨終生,但癥狀卻不會加重,不會導致
癌癥,也不需要手術,更不會縮短壽命。
此外,雖然食物不會引起腸易激綜合征,但是有些食物可以加重癥狀,如脂肪和咖啡因可以引起腸道收縮,導致腹痛;酒精和巧克力也可以加重腹瀉癥狀。因此,飲食上盡可能避免食入可誘發癥狀的食物,如產氣多的食物豆類、乳制品、高糖食物、高脂食物以及人造甜味劑山梨醇和木糖醇(多用于無糖口香糖和糖果中)。當然,藥物治療緩解癥狀也是必不可少。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對于肝硬化患者、長期服用抗生素的人,可適當飲用益生菌酸奶來幫助維持腸道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