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采用大黃和銀花二味中藥泡服,治療常見肛腸病術后
便秘200例,療效十分滿意,服用方便,經濟實惠,深受廣大患者歡迎,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200例,男120例,女80例,年齡18~50歲125例,50歲以上75例。常見肛腸病術后便秘的病種有:內痔15例,外痔20例,混合痔80例,肛裂50例,肛門直腸周圍膿腫15例,肛瘺20例。全部病例術前均經胃腸道X線或直腸鏡、乙狀結腸鏡等檢查,排除胃腸道疾病和全身其他器質性疾病引起的便秘。
1.2 方藥組成及用法 大黃30g,金銀花100g,各另包:分10次開水泡服。術后有便秘的患者(臨床上,常見肛腸病術后便秘者占90%以上),每天以大黃3g,金銀花10g,用開水悶泡15~30min后服用,視患者體質強弱和病情輕重緩急決定服用量或次數,可反復用開水泡服,至便秘解除為止。1日1劑,連服10日為1個療程。
1.3 療效 本組200例中,治愈190例,好轉10例,有效率100%,治愈率95%。服藥1天即可見效,治愈時間1個療程171例,占90%。2個療程以上治愈19例,占10%。
2 討論
常見肛腸病術后由于抗生素的應用和肛門直腸皮膚組織損傷等原因而產生便秘者約占90%以上,大多采用果導或番瀉葉或中藥煎劑內服治療,而這些藥物內服藥后更加便秘和由于瀉下太過大多產生副作用或后遺癥,特別是中藥煎服費時費物讓病人煩心!若內服藥物不行,就只好灌腸導瀉。然而肛腸病術后肛門直腸多有傷口給灌腸帶來不便或增加患者痛苦。術后便秘不除,排除時傷口更易撕裂而疼痛,而疼痛又使患者懼怕大便而加重便秘,使傷口久不愈合、消化功能紊亂,給臨床醫生帶來一個長期而不好解決的治療難題!
大黃攻積導滯、活血祛瘀,生用攻積導滯而產生通便之力效佳;金銀花,甘、寒,清熱解毒(藥理研究:金銀花為較強的廣譜抗菌中藥),生用發揮其治療瘡、癰等清熱解毒之功效。二藥合用產生消熱通便、活血祛瘀的功用,加上金銀花葉甘甜使藥汁好服;用開水像泡茶水一樣泡服,使患者服用方便。臨證時還需根據患者體質強弱或病情輕重而對大黃用量在1.5~4.5g,金銀花10~30g范圍內的酌情加減。如此治療療效較佳且方便。(參考文獻:大黃銀花泡服治療常見肛腸病術后便秘200例,王美平,中華中西醫雜志2005年第6卷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