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
哮喘有可能被根治。在最新的研究調查中,研究人員發現了與哮喘有關的基因,該基因可能是導致哮喘發病的根本原因。研究人員有信心改變通過吸入固醇類藥物和支氣管擴張類藥物緩解哮喘癥狀的常規治療方法,并開始著手研究使哮喘基因無法表達的方法,從而徹底根治哮喘。
過敏并非引發哮喘的原因
哮喘是由炎癥導致的支氣管狹窄的并發癥。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哮喘是一種由慢性過敏性炎癥引起的呼吸道炎癥。但是指導本次研究的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呼吸內科Hans Michel Haitchi教授稱:“幾十年來人們一直認為哮喘是由過敏反應而引起的炎癥,事實也許并非如此。本次研究完全顛覆了醫學界對哮喘的定義。”研究團隊對哮喘的發病原因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現階段醫學界認定的包括粉塵、花粉、螨蟲等的過敏原也許并不會誘發哮喘。
引發哮喘的特定致病基因
Hans教授帶領研究人員利用人體組織和小鼠進行實驗,研究有可能是哮喘致病基因的“ADAM33”對哮喘的影響。研究人員發現在能抑制ADAM33基因的表達后,哮喘的典型癥狀得到了緩解。
ADAM33基因指導合成的酶能夠吸附在呼吸道肌肉細胞的表面,這種酶主要起到促進細胞增殖,修復人體損傷部位的作用。但是通過對哮喘患者進行觀察,研究人員發現這種酶主要作用在其呼吸道附近。在這種酶的作用下,呼吸道內粘膜出現水腫,致使呼吸道變窄。加之發病時肌肉收縮,使得患者呼吸更為困難,形成惡性循環。
本次實驗通過阻止ADAM33基因的表達,控制酶的合成,緩解了呼吸道水腫(氣道重塑)、驚厥及炎癥等哮喘的典型癥狀。
控制ADAM33基因的表達能夠治愈哮喘
本次實驗中,研究人員將失控的ADAM33基因移植到小鼠體內,發現小鼠產生了嚴重的氣道重塑癥狀。當ADAM33基因的表達得到抑制后,小鼠呼吸道內的水腫完全消失了。HANS教授確信該技術可以被應用在人體內。
“失控的ADAM33基因能誘發氣道重塑現象,導致患者在接觸到過敏原時,出現呼吸道炎癥、呼吸道痙攣等癥狀。換言之,通過使該基因恢復到正常狀態,或抑制該基因的表達,可以幫助我們預防哮喘。”
非營利性組織“英國哮喘協會”的Samantha Walker醫師等人表示,他們接受本次的研究結果,并已著手開始籌集研究經費。希望這項技術能早日成為治療哮喘的特效藥。(來源:醫脈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