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導尿術常用于尿潴留,留尿作細菌培養,準確記錄尿量,了解少尿或無尿原因,測定殘余尿量、膀胱容量及膀胱測壓,注入造影劑,膀胱沖洗,探測尿道有無狹窄及盆腔器官術前準備等
導尿管的種類很多,患者應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挑選。
1.普通導尿管:用于一次性非留置性導尿
2.菌狀導尿管:恥骨上膀胱造瘺盲腸造瘺
3.尖頭導尿管:前列腺肥大
4.金屬導尿管:尿道口狹窄普通導尿失敗
5.氣囊導尿管:臨床常用
導尿管護理的步驟 ——
洗手、清除手上的病菌以預防感染。
準備下列用具:1.棉枝一包,2.透氣紙膠布一卷,3.塑膠袋一只,4.便盆,5.生理食鹽水或煮沸過的水,6.優碘消毒溶液(視需要)。
將便盆放入病人臀部。
用手分開陰唇或回縮包皮。
以棉枝沾濕生理食鹽水或煮沸過的水,清潔靠近導尿管口端的導尿管約一吋(2.5公分),每次使用一枝棉枝,將臟的棉枝,隨手丟入準備好的塑膠內。
檢查有沒有任何結痂或不正常引流物或分泌物。如果有,請告知醫護人員處理。 將導尿管以透氣膠布以井字形貼法固定在大腿內側(女病人)或下腹部(男病人),每天須更換黏貼部位,防止長期黏貼或導管壓迫,造成皮膚損傷。
留置導尿操作步驟是將導尿管插入適當深度(女性3~5cm,男性18-20cm),見尿液流出后,再插入1~2cm。然后固定導尿管,接上引流袋。筆者在操作中變更操作步驟(先連接引流袋),取得更好效果,具體步驟如下:①在鋪導尿盤時,將一次性引流袋及氣囊導尿管一起放入導尿盤內。②在行導尿操作時,先將一次性引流袋與氣囊導尿管連接,再將導尿管插入尿道,見尿液后,再插入2~3cm。③妥善固定。優點:①可以避免因為患者不配合而致尿液溢出污染床單。②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固定導尿管,防止滑出。③有利于尿液的綜合處理,如肝炎、腫瘤等患者的尿液直接導入一次性引流袋內,便于集中處理,防止醫源性交叉感染的發生。
百濟護理師溫馨提醒,發生過急性尿潴留的患者往往意味著前列腺肥大比較嚴重,拔除導尿管后近期仍應去醫院做必要的檢查,然后按照醫生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