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估計每年新增加永久性腸造口患者約10 萬人, 目前我國累積造口患者約100 萬人。雖然腸造口使患者渡過難關, 但是諸多的腸造口合并癥又使患者陷入煩惱之中, 甚或再次受到生命威脅。因此,及時進行造口皮膚護理,采取正確的造口皮膚護理方法非常重要。
腸造口周圍皮膚的造口皮膚護理包括腸末端和周圍皮膚護理,腸粘膜再生能力強,分泌物多,只要避免擦傷,一般無明顯改變。正常的腸造口術后第1~2天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造口處顏色變紫,是因靜脈回流障礙所致,而局部水腫是不可避免的。
由于造口處持續不斷的有腸內容物或尿液排出,尤其是回腸造口者和尿路造口者如不注意護理,易致皮膚浸漬,出現紅腫、疼痛、潰瘍等皮膚損傷,因而應注意皮膚的清潔和干燥,更換用品時,應清潔造口四周的皮膚,并擦干四周的水分,由于堿性肥皂或消毒液易至皮膚干燥,導致皮膚損害,故應注意避免使用這些用品,而選用中性溫和的清洗劑。由于現代造口用品的不斷進步及各種預防措施的采用,嚴重的皮膚損害已較為少見,如仍出現紅腫、潰瘍等皮膚問題,則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
(1)袋口過大使造口周圍皮膚失去保護,長期與排泄物接觸,皮膚因而受損,故應小心的測量造口,根據造口大小和形狀,剪切粘貼,使之大小適中,造口邊緣與用品開口之間保持2-3mm左右的空隙。應注意開口不能太小,太小將壓迫造口,影響造口的血液供應,則易出現造口壞死。
(2)用品更換太快、太密或不小心撕離,導致皮膚撕壞,所以更換時,要小心慢慢的撕離,避免刺激皮膚,同時應選用對皮膚有保護作用的粘貼。
(3)用品的不正確使用或造口部位欠佳,導致用品的粘貼出現褶皺,排泄物由造口流出而刺激皮膚,故應使產品粘貼在皮膚上緊密而平整
(4)對該用品有過敏反應,如屬此種情況應立即停止使用,另選合適用品,應注意的是某些食物和藥物也會出現過敏性紅疹,但這種紅疹不限于造口四周的皮膚。
造口周圍皮膚是造口護理的基礎。首先,要選擇對自己皮膚不過敏的造口袋其次,在更換造口袋時,一定要輕柔緩慢的撕下,切忌用力,動作太快然后,用濕棉球或紗布沾少許中性清潔劑(千萬不能用刺激性強的如堿性肥皂),輕擦造口周圍皮膚,由內及外,再以清水棉球或紗布將其洗凈最后,用柔軟的布或者紙巾將皮膚徹底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