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導尿術是臨床常見的基礎護理操作,但如果操作者對導尿管結構、性能不了解,放置時操作不當,拔管時不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不及時更換導尿管等,加之老年患者機體抵抗力較差,尤其是老年女性病人,由于尿道短而寬,若護理不當,易引起留置尿管并發癥,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經濟負擔。為了減少老年患者留置導尿管的并發癥,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做好老年患者留置導尿管的護理非常重要。
明確導尿目的
在任何情況下,實施導尿必須有具體的導尿目的::(1)對排尿困難及尿潴留的患者確保尿路暢通;(2)預防尿液逆流引起的上行感染;(3)尿路的檢查與治療;(4)預防尿液可能導致局部皮膚損傷和感染。如外陰部皮膚損傷、褥瘡等。
選擇合適的導尿管
選用一次性雙腔氣囊尿管,老年病人前列腺比較肥大,膜部外括約肌松弛,收縮力較差,宜選擇20號~22號氣囊尿管,避免導尿管過細過軟不宜通過狹窄區,并防止尿液外滲。
嚴格無菌操作
嚴格無菌操作下進行導尿,留置導尿管后每天用0.05%碘伏棉球消毒會陰部、尿道口、尿道口內尿管2cm~3cm、尿管及尿管各接頭處;注意外陰清潔,每次大便后及尿液溢出時要及時清洗會陰及尿道口,保持會陰部清潔,防止逆行感染;采用密閉引流系統,減少細菌污染,盡量避免分離導尿管與分離導尿管袋的接頭;保持床單的清潔,勤換內褲;每周更換導尿管1次,集尿袋每3d更換一次較為合理。
預防尿道機械性操作
在導尿操作過程中動作要輕柔,耐心細致,以免導管機械性損傷尿道黏膜,這是預防尿路感染的關鍵。插入尿管見尿后再插入5cm,氣囊注水15ml~20ml,向外牽拉尿管至水曩與尿道口接觸,避免部分氣囊留在尿道內,注水后使尿道擴張而損傷。
保持尿液引流通暢
隨時注意觀察尿液的性狀、顏色、尿量,防止尿管受壓、扭曲、返折、阻塞及逆流等異常情況,保持引流通暢,為防止尿液逆流,集尿袋放置時應低于膀胱水平。每次放完尿后用酒精棉球消毒集尿袋放尿口。
鼓勵病人多飲水
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鼓勵病人多喝水,進行生理性膀胱沖洗,每天飲水量1500ml~2000ml,在尿液澄清和無尿路感染時避免沖洗膀胱,減少尿路感染的機會,膀胱沖洗時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技術。
文獻報道40%的醫院感染為尿路感染,其中多數與導尿和留置尿管有關。為了降低醫院內感染的發生率,做好留置導尿管的護理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