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造口術后,護理人員應反復病人及家屬示范、講解、傳授腸造口的護理知識和技巧,教會病人選擇合適的
造口袋。有人主張手術后短期內清洗造瘺口,外敷生理鹽水紗布,三天后使用
造瘺袋。
使用前要測量造口的大小,并記錄其是圓形或橢圓形或不規則,做到心中有數,造瘺袋底座環裁剪適當(一般比造口稍大),避免造瘺袋底座環裁剪過小而壓迫造口影響造口的血液循環,或過大引起滲漏,刺激造口周圍皮膚。造口患者對于造瘺袋的安置,傾倒清潔及消毒的過程需要全面掌握,最好在出院前基本做到可自我護理,直到病人生活要有規律,按時灌洗可訓練腸道有規律的蠕動,達到與正常人同樣的習慣化排便為目的,從而便于清理人工肛門。
造瘺袋使用前首先清洗患部周圍皮膚,擦于后根據自己的使用條件可將標線圓孔剪開,撕去防護紙,排盡袋內的空氣,合適地貼于患部,當袋內便物到一定存量時要及時更換。造瘺袋適用于腸造瘺手術后肛門改道的病人,尤其適用于手術后早期病人,它可避免因造瘺口內污溢出引起的皮膚紅腫,糜爛和切口感染,減輕病人的痛苦,減少護理工作,病人出院后使用本品將給生活工作帶來極大的。
為病人及家屬開展住院期間全程系統的健康教育,對出院后的造口病人進行家庭護理干預,可明顯提高病人的生命質量。同時,對社區護士開展造口知識培訓、造瘺袋使用技巧,對造口病人無疑有極大的幫助,對腸造口病人實施醫院治療護理到社區護理和家庭護理,使病人感受到來自醫護人員、家人及社會的共同關注和照顧,從而幫助腸造口病人實現生理、心理、社會的全面康復,提高生命質量,重返社會。
目前我國的腸造口病人康復事業有待進一步發展,要廣泛開展腸造口康復事業的宣傳和教育工作,使醫護人員關心腸造口病人的康復,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重點培養我國的腸造口護士和專職造口治療師,研究生產一種物優價廉的國產造瘺袋,注重與國外腸造口學術團體的交流,創辦相關報紙、雜志將有助于腸造口康復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