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是皮膚損傷愈合過程中,膠原合成代謝機能失去正常的約束控制,持續處于亢進狀態,以致膠原纖維過度增生的結果,又稱為結締組織增生癥,在中醫上稱為蟹足腫或巨痕癥,它表現為隆出正常皮膚,形狀不一,色紅質硬的良性腫塊。
表淺性瘢痕(superficial scar)因皮膚受輕度擦傷,或由于淺Ⅱ度灼傷,或皮膚受表淺的感染后所形成的,一般累及表皮或真皮表層。臨床表現:表面粗糙,有時有色素改變。局部平坦、柔軟,有時與周邊正常皮膚界限不清。一般無功能障礙,不需特殊處理。
瘢痕雖然發生于人體表面,但對其作出一個明確的診斷是非常重要的,這對治療方案和治療時機的選擇具有重要意義。對于瘢痕的診斷,應明確以下幾個方面。
(一)瘢痕的確診瘢痕多發生于各種原因所造成的皮膚損傷,一般不難作出診斷,但是瘢痕疙瘩有時因其起始病因可能會被患者忽視而遺忘,故應仔細追問病史。
(二)瘢痕的病期瘢痕的增生活動期,表面呈紅色、潮紅或紫色,充血明顯,捫之堅硬;而在退化期,表面顏色變淺,質地變軟,這與瘢痕發生的病程有關。但是,不同年齡和不同部位,其增生活動期的長短不一,應綜合考慮。
(三)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鑒別診斷目前尚無一種特異性的診斷方法,主要依靠其臨床表現和治療的反應來明確診斷。
瘢痕的治療是非常棘手的,很難獲得非常滿意的成果。從理論上講,瘢痕一旦形成,即使采用最精細的手術方法,也只能使其得到部分改善,而不能徹底根除。
因為每一次整形手術,都是一次新的創傷,因此,采取各種措施,最大限度地預防瘢痕形成,與瘢痕的治療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
預防瘢痕的根本點在于盡可能地減少創口的第二次創傷,促使創口早期一期愈合。這包括創面的處理、擇期手術患者的病例選擇、精細的手術操作技術和妥善的術后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