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世界皮膚性病學界一流雜志——美國《皮膚性病研究雜志》發(fā)表了中國人撰寫的6篇論文,其中有4篇出自安徽醫(yī)科大學。前不久,他們在中國人白癜風易感基因的研究上,又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目前已知的皮膚病有2000多種,很多皮膚病都有遺傳傾向。安徽醫(yī)大根據(jù)自身的條件和科研實力,把研究重點放在了遺傳性皮膚病上,先后獲得了多項國家及部委科研項目經(jīng)費的支持。僅2004年,他們就在十多項皮膚病的遺傳學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發(fā)表了有重大影響的SCI論文26篇。他們完成了對漢族人白癜風、斑禿等多基因病的遺傳流行病學分析;在世界上首次確定多發(fā)性毛發(fā)上皮瘤的致病基因為CYLD1;首次確定雀斑、點狀掌跖角化病、表淺性汗管角化癥的致病基因位點;研究并開發(fā)出淋球菌耐喹諾酮類藥物診斷試劑盒。此外,他們對毛發(fā)上皮瘤、遺傳性對稱性色素異常癥、彌漫性掌跖角化病、毛囊角化病等疾病的突變譜進行了構建。他們開展的“銀屑病的遺傳學研究”、“遺傳性對稱性色素異常癥致病基因定位與突變篩查”、“皮膚基底膜帶靶抗原分析”等3項研究通過了教育部科技成果鑒定。
目前,他們正和國內(nèi)一些重點科研單位合作,開展白癜風易感基因的定位、銀屑病易感基因的篩查、進行性對稱性紅斑角化癥、播散性掌跖角化病等皮膚病的致病基因定位克隆研究;以他們?yōu)橹鹘M建的安徽省基因研究重點實驗室也陸續(xù)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