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屬于衛茅科雷公藤屬植物。它的根去皮后即可入藥。經化驗研究,她含有多種生物堿、木質素、氨基酸等化學成分。目前,已有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雷公藤糖漿、沖劑及合劑等多種制劑生產,可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
研究發現,雷公藤主要具有以下幾種藥理作用:
①免疫調節作用:
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存在著多種免疫學方面的異常。經
雷公藤治療后,常有顯著的療效。驗血發現,隨著紅斑狼瘡病情的好轉,血液中原先存在的免疫學異常都能發生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實驗室進行的體外試驗,也證實
雷公藤的生物堿能夠抑制抗體的形成。
②抗
腫瘤作用:動物試驗和一些臨床研究證明,
雷公藤能抑制過快分裂增殖的腫瘤細胞,因此具有抗癌的作用。
③改善微循環作用:雷公藤能使血管擴張,從而增加血流量;能降低血液的粘度、改善血小板的異常聚集和粘附,從而使微循環的"血瘀"現象得以改善。
④其它作用:經觀察,
雷公藤還具有抗炎的作用、殺菌作用以及解熱鎮痛作用等。此外,近來還發現,
雷公藤毒苷具有抗
艾滋病病毒的作用。
鑒于上述作用,
雷公藤從治療
類風濕性
關節炎開始,逐漸被延伸應用到皮膚可許多疾病的治療,比如對麻風反應、紅斑狼瘡、皮肌炎、混合型結蒂組織病、干燥綜合癥、多形性紅斑、各種類型的血管炎、酒糟鼻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療效。臨床治療還證實,它對各種類型的
銀屑病,也具有較好的療效。但有礙于
雷公藤所具有的毒副作用,目前通常還只選用與關節病性和膿皰型
銀屑病。
雷公藤毒副作用的大小與用藥量有關,通常用藥量越大,毒副作用也就越明顯。主要的不良反應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刺激胃腸道:服藥者常發生厭食、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癥狀,有時可出現消化道出血。飯后服藥,或同時服用保護胃粘膜的藥物,可減輕這些癥狀。
②損害生殖系統:女性服藥者常會發生閉經、月經周期紊亂以及經血增多或減少等。對男性可能有抗生育的作用。
③皮膚粘膜的不良反應:服藥者可發生口唇及口腔粘膜糜爛、潰瘍、皮膚色素加深及
脫發等。
④有時可引起肝臟的損害。
⑤有時可引起白細胞減少。
⑥少數患者可發生心律失常,或者有心電圖的變化。
⑦急性中毒:
雷公藤的安全范圍比較小,過量時容易發生中毒,出現以下嚴重病癥的表現:急性胃腸炎、消化道出血、腸麻痹、腸梗阻、急性中毒型
肝炎、急性腎功能不全、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這時,應立即采取措施,清除患者血液及胃中的藥物,并加強對證治療搶救。
雷公藤的毒副作用比較多,因此使用時除嚴格掌握服藥量以外,還要注意對兒童、孕婦以及有嚴重肝、腎疾病,消化道潰瘍、肺結核,
糖尿病的患者,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