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總結尋常型
銀屑病的中藥熨燙治療護理經驗。方法:將95例確診為尋常型銀屑病的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分別給予中藥熨燙治療和常規西醫藥治療,觀察治療。結果:治療組總率為92.00%,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傳統中醫藥熨燙治療尋常型銀屑病具有較好療效,值得推廣應用。
資料與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10月收治尋常型銀屑病95例。治療組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齡14~60歲,平均年29.51±11.37歲,病程1~30年。對照組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齡12~70歲,平均35.30±12.56歲,病程1~35年。兩組年齡、性別、病程等經統計學處理,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治療組應用中藥治療儀。將中藥杏仁20g,土槿皮30g,扁蓄30g,苦參40g,白鮮皮30g,地膚子15g,蛇床子15g,僵蠶15g,全蝎10g,荊芥10g,蜈蚣2條,大楓子30g,胡麻仁30g,艾葉30g,五倍子15g,丹參10g研磨摻勻裝入專用中藥袋或紗布袋中,并將袋口收緊后扎牢,放入煎藥器的煮鍋中,煮鍋內加水量在3kg左右,嚴禁過量加水。每次治療前應檢查水位的狀況,嚴禁干燒,開通電源。患者著一次性藥浴衣褲坐入藥浴氣療儀座艙,露出頭部,使藥物借助熱力滲入體內,以達到治療的目的。患者每日熏蒸1次,5次為1個療程,可重復1~2個療程。對照組用復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60ml靜滴,日1次,
薄芝糖肽注射液4ml靜滴,日1次,10天為1個療程。口服氯雷他定顆粒10mg,日1次,維生素C片0.2g,日3次。10天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觀察療效。兩組均外用青鵬膏劑,鹵米松乳膏涂擦,每日3次,N-UVB照射隔日1次。
護理措施:①中藥熨燙中的護理:治療中要嚴格監控氣療儀,藥浴時室溫以25℃左右,水溫40℃為宜,避免水溫過高,預防燙傷皮膚,過低受涼。密切觀察患者請況,如出現頭暈、心悸、氣促、面色蒼白等不良反應,立即停止治療及通知醫生,藥浴時要注意保護患者隱私,兒童要家長陪伴,對初次藥浴者應有專人守護。②中藥熨燙后的護理:藥浴后用浴巾蘸干皮膚,不要立即洗澡,因藥浴是利用中藥煎煮沸騰后產生蒸汽的氣流熏蒸肌膚,它通過熱藥雙重作用而取效,熱能開發毛孔,是皮膚普遍充血,出現面色蒼白,頭暈大汗淋漓等反應,因此,藥浴完出艙后讓患者先在治療床上躺一會,注意保暖防止受涼
感冒,影響治療。囑患者多飲溫開水,以利于毒素的排泄,護士必須陪同患者返回病房,患者無不適時方可離開。
療效評定標準:根據治療后皮損消退達到原面積的90%以上為臨床治愈,皮損消退達到原面積的60%~90%為顯效,皮損消退達到原面積的30%~59%為,皮損消退低于原面積的30%為無效。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以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結 果
治療組治愈17例,顯效23例,6例,總率92.00%.對照組治愈13例,顯效19例,5例,總率82.22%.兩組療效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討 論
祖國醫學認為,銀屑病大多為營血虧損,化燥生風,肌膚失養所致,中藥治療要根據辨證論治而選擇用藥及內治、外治等方法。應用中藥熨燙可使藥物直接作用于患者皮膚表面,充分利用中藥包及熨燙熱效應,使藥物經穴位、皮膚黏膜、汗腺皮脂腺吸收、滲透進入人體,發揮苦參、白鮮皮、土茯芝等祛風止癢的功效。蒸汽還可補充皮膚水分,皮膚的微循環及新陳代謝,有利于藥物的吸收,達到消炎止癢促進紅斑消退的目的。部分藥液滲透穴位,疏通經絡,起到益氣養血,調節機體免疫作用[1],還可避免口服藥物對消化系統的刺激,減輕肝腎負荷,提高藥物利用度。
中藥熨燙簡單易行,但要取得滿意的療效,護理十分重要,要密切觀察患者請況,如出現頭暈、心悸、氣促、面色蒼白等不良反應,立即停止治療及通知醫生。囑患者多飲溫開水,以利于毒素的排泄,護士必須陪同患者返回病房,患者無不適時方可離開。
(參考來源:《中藥熨燙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護理體會》柳鳳琴 閆 芳,《中國社區醫師》2010年12月12卷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