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是一種以丘疹或斑塊鱗屑性損害為主的慢性炎癥性
皮膚病。筆者采用滋陰涼血祛風法治療,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82例,均系門診病例,男43例,女39例,年齡最大71歲,最小18歲,平均37歲,病程最長30年,最短1個月。
1.2 治療方法
基本方藥:生地30g,赤芍15g, 丹皮15g, 首烏24g, 雙花30g, 連翹15g, 白花蛇舌草30g, 防風12g, 白芷15g, 白鮮皮30g, 苦參15g。隨證加減:皮損鮮紅漸多者加知母、紫草、黃芩、土茯苓;皮損基底暗紅,鱗屑較厚者加丹參、當歸、桃仁、紅花;皮損基底淡紅,鱗屑干燥細碎者加天冬、黃芪、天花粉。每日1劑,水煎取汁500ml,每天早晚2次服,10天為1個療程。治療期間停用其他一切藥物,連用3個療程判定療效。
1.3 療效標準
療效標準根據患者情況自擬。治愈:皮損消退,癥狀消失。好轉:皮損消退50%以上且瘙癢癥狀明顯減輕。未愈:皮損消退不足50%或瘙癢癥狀無明顯改善。
1.4 治療結果
1個療程治愈7例(占8.54%),2個療程治愈23例(占28.05%),3個療程治愈29例(占35.37%),好轉15例(占18.29%),未愈8例(占9.76%)。
2 討論
銀屑病中醫稱為“白癥”、“松皮癬”,是皮膚科常見病、疑難病。該病以全身紅
色斑疹、結痂、脫屑、瘙癢反復發作為特點,多見于青壯年。現代醫學對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中醫根據臨床特點,認為多屬于血熱生風,毒邪內蘊,內外和邪,蘊于肌膚所致;蛞蝻L寒侵襲,郁久化熱、化燥,皮膚失其所養而成。在治療方面,根據“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及“治血先涼血,血涼火自消”的原則!度彘T事親》說:“休治風,休治燥,治得火時風燥了”。所以本病以滋陰涼血為主,同時配伍解毒宣散之品。方中生地、赤芍、丹皮滋陰涼血,首烏涼血潤燥,雙花、連翹、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防風、白芷、白鮮皮、苦參祛風止癢,且防風、白芷辛溫宣散,醒脾健胃,又防滋陰涼血之品寒涼敗胃之弊。全方內清外散,涼血潤燥使陰足火滅,血涼風散,肌膚得養。
參考來源:《中華醫學實踐雜志》2005年11月4卷11期;《滋陰涼血祛風法治療銀屑病82例分析》;韓玉紅, 王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