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種以沿周圍神經分布的群集皰疹和神經痛為特征的病毒性
皮膚病。常見于胸腹、腰背及顏面部,排列成帶狀,局部皮膚有灼熱感,中醫稱“纏腰火丹”“蛇串瘡”,多由濕熱內蘊、毒邪壅滯肌膚所致。中藥制劑治療帶狀皰疹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目的:介紹治療帶狀皰疹的中藥制劑。方法:通過查閱文獻,收集和評價了中藥制劑治療帶狀皰疹的臨床療效。結果:龍膽瀉肝湯、莪術注射液、紫蘇葉等中藥制劑治療帶狀皰疹有較好療效。結論:中藥制劑治療帶狀皰疹經濟實用、無不良反應。
1 龍膽瀉肝湯
李濤[1]運用龍膽瀉肝湯并結合外治法治療帶狀皰疹30例,并設對照組。治療組采用龍膽瀉肝湯,每日2劑,連服4 d,外用雄黃50 g,白礬25 g,冰片10 g研面,水調外敷,每日2次;對照組用阿昔洛韋針劑0.5 g加5%GS靜滴,每日1次,療程均為10 d.結果:兩組疼痛緩解時間分別為(10.0±2.0)d、(19.0±9.0)d,P<0.05,疼痛緩解時間分別為(5.8±2.4)d、(19.0±9.0)d,P<0.05.說明該方治療帶狀皰疹有較好療效,并能控制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發生。
2 葛根透毒湯
艾軍等[2]運用葛根透毒湯治療耳帶狀皰疹8例,并設對照組12例,治療組內服葛根透毒湯每日1劑,每次100 mL,2次 d口服,并配合針灸,對照組用西藥病毒唑、病毒靈常規量治療,兩組均7 d為1個療程,治療2-3周。結果:治療組治愈17例,好轉1例,無效9例;對照組治愈6例,好轉3例,無效3例,兩組比較P<0.05.
3 龍芎湯
臧國樹[3]運用龍芎湯治療帶狀皰疹75例,每日1劑,分早晚空腹服用,每次400 mL,5劑為1個療程,經2個療程治療,痊愈68例,顯效7例。
4 銀翹苦參湯
歐劍云[4]運用銀翹苦參湯治療帶狀皰疹60例,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7 d為1療程,連服2療程。結果:治愈48例,顯效10例,有效2例。
5 莪術油注射液
是從姜科植物蓬莪術、溫郁金、廣西莪術中提取的揮發油,其主要成分為多種倍半萜類,含有莪術醇、莪術雙酮、p谷甾醇等,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及用途。王幼萍[5]采用莪術油300 mg靜滴,每日1次,治療帶狀皰疹45例為治療組,對照組采用利巴韋林注射液500 mg靜滴,每日2次,療程均為7 d.結果顯示:治療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1.1%和76.2%(P<0.05),治療組治療后主要癥狀、體征的改善率優于對照組。
6 熱毒寧注射液
是由青蒿、金銀花、梔子組成的中藥制劑,具有清肝瀉火、除濕解毒之功效。58例帶狀皰疹患者使用熱毒寧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靜滴,每日1次,療程5-7 d,疼痛劇烈者加服消炎痛,局部使用爐甘石洗劑外用。結果:治愈40例,好轉1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6%[6].
7 紫蘇葉
為唇形科植物紫蘇的干燥帶嫩枝的葉,其主要成分為揮發油,含有左旋紫蘇醛,紫蘇醇等,具有散寒解表之功效。劉麗英[7]將54例帶狀皰疹隨機分為治療組28例,對照組27例,治療組用新鮮紫蘇葉搗爛,取汁外搽患處;對照組用3%阿昔洛韋軟膏外搽患處,兩組用藥均為6次 d,隔2 h用1次,治療1周。結果:治療組治愈20例,顯效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2.8%;對照組治愈17例,顯效6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88.5%.
8 蛇莓
為薔薇科植物Duchesnea inclica (Andr)Focke的全草,具有瀉熱、解毒、通經之功效,同時有免疫促進作用。136例帶狀皰疹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84例在常規抗病毒藥物治療基礎上加用蛇莓草外敷或取汁外涂,3-5次 d;對照組52例常規用抗病毒藥物治療,部分病人用阿昔洛韋或聚肌胞注射液外涂。結果:治療組8 d治愈76例,10 d治愈82例;對照組8 d治愈36例,10 d治愈46例[8].
9 解毒粉
是由雄黃、大黃、五倍子、白芷、乳香、沒藥、冰片、青黛組成的中藥制劑,具有解毒消腫、祛濕斂瘡生肌之功效。鄭紅波[9]將49例帶狀皰疹患者,以除濕胃苓湯加減水煎內服,另取適量解毒粉,用水調成糊狀,外敷患處,1次 d,7d為1個療程。結果:治愈38例,顯效8例,有效3例,總有效率達100%.采用清熱涼血、解毒利濕類中藥內服與外敷配合治療帶狀皰疹,療效確切,可明顯縮短療程。
。▍⒖紒碓矗骸吨兴幹苿┰趲畎捳钪委熤械呐R床應用》馬琳,《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年6月24卷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