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是一種常見的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非傳染性病毒性
皮膚病,以累及皮膚和神經,沿神經分布區域出現集成皰疹呈帶狀,并伴有劇烈燒灼樣刺痛為特征的疾病,中醫學稱“纏腰火丹”或“蛇竄瘡”.本病愈后易遺留嚴重的神經痛。目前對本病的治療方法較多,但療效不一[1].本文就我院近年采用中西結合方法治療帶狀皰疹的經驗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在我院就診,并具有完整的門診病歷記錄的病人(不包括配合使用激素治療者)89例。病人分為中西結合綜合治療組(綜合治療組)和常規治療組(對照組)。其中,綜合治療組54例,男39例,女15例,年齡22~79歲;對照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齡20~70歲。治療費用包括藥費及門診觀察費用。
1.2 治療方法
中西結合綜合治療組:加味龍膽瀉肝湯口服,每日一劑,少量頻服。方藥:龍膽草10 g,黃芩15 g,黃柏10 g,柴胡5 g,蒼術10 g,厚樸15 g,黃芪40 g,丹皮30 g,紫草10 g,板蘭根10 g,生地30 g,當歸15 g,甘草6 g,石菖蒲10 g,玄胡30 g,全蝎6 g(打粉生用),蜈蚣2條(打粉生用),血竭6 g(打粉生用),地龍10 g(打粉生用)。同時配合微波(長春志成公司產WFL-DⅢB型電腦微波
多功能治療儀),30 W,每次30 min,雙音頻治療(北京康達醫療儀器廠出產KYP-SA),40%劑量,每次30 min.如皮疹疼痛劇烈,可配合外用三味拔毒散外敷。
對照組:阿昔洛偉 0.25 g,每日2次,靜滴。配合雙黃連注射液40 ml,維生素B1,維生素B12等;口服漢桃葉片2片,每日3次;雙氯芬酸鈉100 mg,每日2次,口服。
1.3 療效評定與統計分析
痊愈:皮疹完全消退,痛、癢感完全消失。顯效:皮疹大部分消退,痛、癢感明顯消失。好轉:皮疹部分消退,痛、癢感減輕,不影響正常生活。無效:皮疹小部分消退,痛、癢感沒有明顯減輕或加重,或后遺神經痛,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
計數資料組間比較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P<005有顯著性差異,P<001有非常顯著差異。
2 結果
綜合治療組患者年齡(51.0±11.9)歲,對照組患者年齡為(540±13.0)歲,兩組間無明顯差異,P>0.05.綜合治療組的有效率達92.52%,顯著地高于對照組的82.85%,P<0.05.綜合治療組的平均治療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1.每日治療費用也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1)。表1 綜合治療組與對照組療效、治療時間與費用
3 討論
帶狀皰疹以累及皮膚和神經,沿神經分布區域出現集成皰疹呈帶狀,并伴有劇烈燒灼樣刺痛。此病常在機體免疫力低下時發病,因此,西醫治療原則主要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抗病毒、抗感染和對癥治療。中醫學稱帶狀皰疹為“纏腰火丹”或“蛇竄瘡”,多由情志不遂或肝膽火旺,內蘊濕熱,外感毒邪而誘發。目前中西結合進行治療的方法不少,各有長短[2].本組綜合治療病例采用以龍膽瀉肝湯清除肝膽濕熱,疏達肝膽經氣為主,結合理療對癥治療,起效快,療效高,后遺神經痛發生率低,沒有明顯副作用,達到良好的效果。
以龍膽瀉肝湯為基本方,使用中特別重視使用全蝎和蜈蚣。全蝎和蜈蚣,均為蟲藥,辛溫,歸肝經,有息風止痙、解毒散結、通經止痛之功,清《本草問答》描述:“動物之功利…善行,而又具有攻性”.現代研究發現全蝎中主要具有藥理作用的蝎毒為蛋白質,對膽堿能神經及腎上腺能神經均有作用,作用位點是突觸前,對內臟、皮膚灼痛、
三叉神經痛都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可提高痛閾4倍[3].蜈蚣的水提取物是通過作用于人的脊髓,抑制神經中樞而發揮鎮驚熄風、抗驚厥等功效[4].因為全蝎和蜈蚣主要有效成分都是蛋白質,為防止長時間加熱使有效成分被破壞,使用中特別強調采用直接打為生粉吞服。
三味拔毒散為成都中醫藥大學皮膚科著名老中醫文琢之老師處方,以青黛、明礬、雄黃三味等,打極細粉,熱茶水調敷患處,止痛、消炎效果顯著。
微波輻射使組織溫度升高,血管擴張,局部血流加速,增強代謝,改善營養,促使組織再生和滲出液吸收等作用。同時有鎮痛、解痙、消炎作用,對肌肉、肌腱、韌帶、關節等組織及周圍神經和某些內臟器官炎癥損傷和非化膿性炎癥有明顯的緩解作用。
音頻(等幅正弦中頻電流)有明顯即時止痛作用和消炎消腫作用[5].機制目前多認為中頻電流刺激可激活腦內的內源性嗎啡樣多肽能神經元,使內源性嗎啡多肽釋放,以達到止痛效果;同時其電流作用人體后,改變了局部的血液循環,使組織間、神經纖維間水腫減輕,組織內張力下降,使因缺血所致的肌痙攣緩解,缺氧狀態改善,促進鉀離子、激肽、胺類等病理致痛化學物的消除,達到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炎、消腫、止痛目的。
總之,本組采用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的患者相對常規治療者,止痛效果好而快,平均三天可以明顯止痛,治療費用也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中西結合綜合治療是治療帶狀皰疹的一種較好的方法,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來源:《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帶狀皰疹療效觀察》周衛紅,《局解手術學雜志》, 2006, 15(4):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