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2003年10月,我院用梅花針扣刺與紫外線照射聯合治療
帶狀皰疹97例,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97例,男72例,女25例;年齡11~79歲,平均45.2歲;病程1~7天,平均2.5天;皮損分布于胸背65例,頭頸部18例,四肢12例,骶部2例。臨床表現均為簇集狀水皰,水皰內容清亮,個別呈現混濁和血性。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灼痛或刺痛。
2 治療方法
2.1 梅花針扣刺 常規消毒皮損處,用梅花針扣刺至皰破(合并細菌感染者禁用),用干棉球吸去皰液,全部扣刺完后再消毒1次,之后涂上一層爐甘石洗劑待干。
2.2 紫外線照射 采用短波紫外線治療儀照射,隔日照射1次,首次劑量(以胸背為例)為12MED,神經根區為4~6MED,遞增量為前次劑量的30%~50%,3次為1療程 [1] 。
2.3 抗病毒治療 在上述兩法治療的同時,口服無環鳥苷,每次200mg,每日5次,療程6天。
3 結果
3.1 療效標準 疼痛消失、皮疹全部消退為痊愈;疼痛減輕、70%以上皮疹消退為好轉;疼痛減輕不明顯或未減輕、皮疹消退小于70%或未消退為無效。3.2 治療結果 經6天治療,痊愈96例(痊愈率 98.97%),好轉1例(1.03%),有效率100%。止痛 時間為1~3天,平均1.5天。對76例進行半年隨訪,未發現后遺癥及病情復發。
4 討論
帶狀皰疹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致。中醫認為,本病為肝郁化火、脾失健運、濕熱搏結、兼感毒邪而發。中、西醫對本病的治療方法雖然很多,但療效不夠理想,如療程長、復發率高等。梅花針扣刺,有排毒、解毒、緩解皰內壓力的作用,達到快速止痛、結痂并減少體內再感染的目的。爐甘石洗劑具有清熱、解毒、祛濕、斂瘡之功效,外涂有助于保護創面,促進結痂。紫外線照射具有加強消炎、止痛和促進皮損結痂的作用 2] ,選擇抗病毒藥物無環鳥苷,更加強了清除病毒的作用 [3] ,有助于減少本病復發。多法聯合,相得益彰,共奏止皰、止痛、消炎、排毒、結痂之功效。從而縮短了療程,降低了復發率,值得基層借鑒。
參考來源:《中華現代皮膚科學雜志》2004年第1卷第1期;《梅花針、紫外線聯合治療帶狀皰疹97例療效觀察》;賈成連 張岑 郭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