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于2004年3~6月選用賽立泰(腺苷鈷胺片)配合抗病毒藥物治療
帶狀皰疹,對帶狀皰疹神經痛癥狀有較好療效,臨床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80例患者均于2004年3~6月在我科門診就診,均具有帶狀皰疹典型癥狀及體征,隨機分兩組進行觀察。對照組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齡13~78歲,平均55.25歲;>50歲27例,占71%;病程1~15天。治療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齡15~80歲,平均54.15歲;>50歲28例,占67%;病程2~11天。皮損分布部位:胸背部對照組13例,治療組14例;腰腹部對照組11例,治療組17例,四肢對照組6例,治療組4例;面部對照組8例,治療組7例。兩組病例年齡、性別、受累部位,起病時間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顯著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阿昔洛韋片0.2g,每日5次,維生素B 1 片20mg,每日3次,消炎痛片25mg,每日2次,外用季德勝蛇藥,配合紫外線照射。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賽立泰片(福建古田藥業有限公司生產)4片,每日3次,口服,10天為一療程。
1.3 觀察方法 治療結束后統計止皰時間、結痂時間、止痛時間(指神經痛明顯減輕或消失時間)、痊愈時間(指皰疹完全消退,遺留色素沉著或干燥水皰痂皮)以及有無后遺神經痛。
2 結果
治療組和對照組療效比較,見表1。兩組在止皰、結痂及皰疹消退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在止痛時間方面治療組與對照組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對照組有6例發生后遺神經痛,加用賽立泰治療1周后疼痛逐漸緩解。表1 賽立泰配合抗病毒藥物治療帶狀皰疹的療效 (略)
3 討論
神經痛是帶狀皰疹特征之一,一般隨皮疹緩解而消失,但有時可持續數月至數年不愈,給患者生活帶來很大痛苦。賽立泰(腺苷鈷胺片)能抑制神經髓鞘異常合成,阻斷神經纖維脫髓鞘的發生和發展,促進蛋白質、類脂合成,保證損傷神經的修復,對帶狀 皰疹病毒引起的神經炎有很好的修復作用,且臨床使用無不良反應,本組觀察未出現后遺神經痛現象,值得臨床推廣應用,特別適用于易發生后遺神經痛的老年患者。
參考來源:《中華現代皮膚科學雜志》2004年第1卷第1期;《賽立泰配合抗病毒藥物治療帶狀皰疹》;于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