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herprs zestier )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皰疹性皮膚感染,其特征為成群的密集性小水皰,沿一側周圍神經作帶狀分布,常伴有神經痛和局部淋巴結腫痛,愈后極少復發[1]。我院自2005年11月至2006年11月采用微波熱療治療705例帶狀皰疹及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均取得理想療效,并對其做了臨床觀察。
目的:探討微波熱療帶狀皰疹的臨床效果。
方法:用多功能微波治療儀對705例帶狀皰疹及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暴露病變行輻射治療,30 min/次,1次/d,8次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結果:除帶狀皰疹及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病情好轉外,其余患者治療效果滿意。
結論:微波熱療對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均有較顯著的治療效果。
1 材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收集2005年11月至2006年11月帶狀皰疹病例共652例,男320例,女332例,年齡10歲~90歲(見表1)。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53例,男23例,女30例,年齡52歲~88歲,平均年齡63歲。均已經過藥物或理療等方法治療,病情有所緩解,但治療效果不佳。表1 帶狀皰疹患者年齡統計表(略)
1.2 方法
本組病例均使用大連奧瑞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WE 2 102型多功能微波治療機,工作頻率可提供2 450 MHz和915 MHz兩種頻率的微波。對患者暴露病變局部采用體表圓形輻射器,直接輻射帶狀皰疹區,距皮表3 cm~5 cm,溫度以患者感覺輻射區溫熱為宜,皮膚溫度39°~40°,功率10 W~70 W之間,治療時間30 min,初始治療為1次/d,自第4天起改為隔日1次,8次為1個療程,2個療程之間可間隔7 d~10 d。
2 療效觀察
分別在治療3次、5次、8次后對患者進行療效觀察及評估。
2.1 評估方法
痊愈:病變區水皰干涸、結痂、紅斑消退、神經痛消失;顯效:病變處水皰干涸,紅斑大部分消退,疼痛較治療前緩解;好轉:病變處水皰塌陷、萎縮,滲出面變干燥,疼痛較治療前緩解;無效:病變處無明顯改變或病變區域損害加重,疼痛不緩解或加劇。
2.2 結果
微波熱療共治療帶狀皰疹患者652例,在1個療程內,痊愈565例,顯效87例,治療有效率100%(見表2)。微波熱療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53例,在1個療程內,痊愈10例,顯效40例,好轉3例,治療有效率100%。
表2 微波熱療治療帶狀皰疹及帶狀皰疹后神經痛1個療程療效(略)
2.3 討論
帶狀皰疹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累及神經及皮膚的病毒性
皮膚病。本病最大的特點是神經過敏痛。
采用微波熱療治療帶狀皰疹,無論病變區創面多嚴重,患者都會感到疼痛明顯緩解。第1次治療后自覺癥狀便會減輕。在治療中,利用微波這一高頻電波較強的穿透力,直接作用于病變皰疹局部,促進病變局部的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改善局部營養,提高再生能力清除了致痛化學介質,有明顯的解痙鎮痛作用,促進皰疹炎癥的吸收。
實踐證明,微波熱療治療帶狀皰疹及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具有良好的消炎、干燥、止痛作用。見效快、無痛苦、安全可靠,有效解除了神經痛給患者帶來的長期痛苦。微波治療帶狀皰疹及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治愈率達81.8%,總有效率達100%。
3 心理護理
帶狀皰疹俗稱“蛇纏腰”,很多患者由于病痛折磨和受民間傳統認識的局限,對這一疾病產生了較大的心理恐懼。因此,在對患者作疼痛、體位等基本護理時還應注意對其進行心理護理。
3.1 患者的心理護理
由于帶狀皰疹所致病變區大多疼痛劇烈,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很多患者有“病急亂投醫”的心理,且由于其對疾病不了解而產生的緊張情緒,在很大程度上會降低對治療過程中產生的疼痛耐受度。通過心理護理可以幫助患者緩解疼痛。
3.1.1 分散注意力可以有效地減輕患者疼痛的知覺[2]
可讓患者把注意力集中于閱讀、看有趣的電視節目或與護理人員和來訪者談話等活動上。
3.1.2 對患者進行疾病疼痛及疼痛的教育[3]
部分患者對疾病認識不足,容易產生恐懼心理。此時,可以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本病的基本概念、病程及預防等。使患者對本病有一定的認知度,了解到本病并非頑癥,堅持治療就能痊愈,消除恐懼心理就可減輕疼痛。并可提高患者對醫護人員的治療護理行為的配合度,從而提高效率。
3.2 患者家屬的心理護理
在患病過程中,患者家屬往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家屬的心理緊張程度在很多時候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心理。帶狀皰疹發病急,皮損表現比較嚴重,患者痛苦程度高,此時,家屬(特別是年幼患者的父母、年長患者的配偶、子女等)的心情更為緊張激動。如治療不能立即顯效,則會產生懷疑等對醫護人員的不信任情緒,這一不良情緒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影響到患者,加重其緊張、焦慮的心情,從而有可能使疼痛加劇。因此,對待患者家屬,一方面要讓他(她)們看到醫護人員對患者的精心治療和悉心護理,用和藹負責的態度來贏得其對醫護人員的信任,使其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對患者的治療及護理;另一方面,我們應對其宣講本病的病程、治療及護理方案、預案等,使其對疾病心中有數,減少不良情緒對患者的心理刺激。
3.3 醫院環境對患者的心理影響
良好的醫院環境會對患者的心理產生積極的影響,增強他們的安全感和治病的信心[3]。
在治療過程中,安靜、舒適的醫療環境能使患者緩和其緊張、焦慮的心情,產生積極的情緒,從而使其產生對就醫過程的安全感和提高其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這些積極的情緒會有效地促進患者的康復。
參考來源:《實用醫技雜志》2007年8月14卷23期;《帶狀皰疹微波熱療的效果觀察及心理護理》;黃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