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氣炎熱,很多家庭都喜歡一家大小到公園散步,享受天倫之樂的同時也可以逃避一下悶熱如蒸籠的家。但散步回家,有些家長卻驚覺孩子的手腳都布滿綠豆或稍大淡紅色丘疹,讓小孩痕癢難受。經(jīng)醫(yī)生確診,原來小孩是患上了丘疹性蕁麻疹。到底是什么回事呢?
丘疹性蕁麻疹又稱蕁麻疹性苔蘚、嬰兒苔蘚或小兒蕁麻疹性苔蘚、急性單純性癢疹,是嬰幼兒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臨床特點為散在性、性質(zhì)稍堅硬、頂端有小皰的丘疹。周緣有紡錘形紅暈,自覺瘙癢。該病主要與蚊蟲叮咬有關(guān),好發(fā)于腰腹部、四肢伸側(cè),皮損表現(xiàn)為風團樣丘疹,其中央有小水皰,多有劇癢,以夜間尤甚。常因搔抓而繼發(fā)膿皰瘡等化膿性皮膚病,但通常無全身癥狀,病程約1~2周,損害消退后,可遺留暫時性色素沉著斑,但易復發(fā)。
公園里多花草樹木,但同時,也很容易滋生蚊子或其它昆蟲。因此,小孩子在公園散步玩耍的時候,就會被蚊子們盯上。而在家中,不少家長都因天氣炎熱而打開窗戶睡覺,這也很容易讓蚊子進入到屋子,從而為蚊子制造機會。
因此,有專家提醒,盡量少帶小孩到草叢、樹蔭下或潮濕、蚊蟲多的地方,少接觸貓狗等動物。戶外活動時涂點風油精等,預防蚊叮蟲咬。而平常睡覺的竹席也是危害之一。因為竹席是螨蟲的溫床,使用前要認真清洗,最好用開水燙洗,洗后放在陽光下曝曬。每天睡覺前,最好用熱毛巾把席子擦拭一遍。假如家中養(yǎng)了貓狗,也要定期用殺蟲劑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