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銳濕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又名生殖器疣或性病疣,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引起的以發生于生殖器、外陰及肛門等處的多發性色素性丘疹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為目前最常見的性傳播疾病之一,發病率較高,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危害嚴重,是國家重點防治的性病之一[1-2].該病治療方法雖然較多,但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是極易復發。筆者近年來采用中藥煎劑內服外洗的方法治療復發性尖銳濕疣,取得較好的近期及遠期療效,現報道如下。
目的:觀察中藥煎劑內服外洗對復發性尖銳濕疣臨床復發的影響。方法:采用半隨機單盲法將128例患者分為2組,治療組65例在微波除疣治療的基礎上,同時給予口服薏苡仁甘草湯煎劑加自擬消疣湯煎劑外洗患處皮損,每天1次;對照組63例給予單純微波除疣治療。兩組均以1個月為1個療程。觀察兩組治療3個療程內及隨訪6個月內臨床復發情況。結果:治療1、2、3個月內治療組臨床復發例數分別為37例(5692%)、25例(3846%)、11例(1692%),對照組分別為52例(8254%)、47例(7460%)、36例(5714%),治療組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隨訪2、4、6個月內治療組臨床復發例數分別為12例(1846%)、14例(2154%)、15例(2308%),對照組分別為41例(6508%)、45例(7143%)、46例(7302%),治療組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藥煎劑內服外洗治療復發性尖銳濕疣具有較好的近期和遠期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選擇標準
111診斷標準
參照2001年趙辯主編的《臨床
皮膚病學》[3]中有關尖銳濕疣的診斷標準:有非婚性接觸史或配偶有尖銳濕疣病史;有典型的尖銳濕疣形態學表現;醋酸白試驗陽性。
112納入標準
男性患者;年齡在18~65歲之間;病程超過2個月;在1個月內經過1次或多次治療,疣體全部脫落后的3個月內再次在原發部位或附近出現新發疣體者。
113排除標準
初發尖銳濕疣患者及女性患者;在治療及追蹤觀察期間未進行有效隔離或再次感染者;有免疫缺陷病史以及嚴重肝腎功能損害者;不配合治療、療程結束前失訪的患者。
12一般資料
128例患者均來自我院皮膚科門診,全部為男性,年齡23~65歲,平均326歲;病程2個月~1年,平均32個月;皮損分布于單一部位者77例(分別分布于包皮、冠狀溝、龜頭、尿道口、肛周等),皮損位于多個部位者51例。采用半隨機單盲法分為2組,治療組65例,年齡26~65歲,平均337歲;對照組63例,年齡23~63歲,平均302歲。經統計分析,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發病部位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療方法
治療組在微波除疣治療的基礎上,同時給予口服薏苡仁甘草湯煎劑加自擬消疣湯煎劑外洗患處皮損,每天1次,連續用藥1個月為1個療程。薏苡仁甘草湯組成:薏苡仁30g,生甘草6g,丹參12g,馬齒莧30g,金剛頭30g,八月札10g,女貞子12g,旱蓮草12g,紫草18g,板藍根30g,大青葉15g,露蜂房10g.自擬消疣湯組成:木賊30g,香附30g,大青葉30g,虎杖30g,土茯苓30g,黃柏30g,敗醬草30g,馬齒莧30g.對照組給予單純微波除疣治療。
14觀察指標
分別觀察治療3個療程內及隨訪6個月內的臨床復發情況,同時觀察兩組患者在服藥期間產生不良反應的例數及程度。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用Ridit分析。
2結果
21兩組治療3個月內復發情況比較
表1結果顯示,兩組治療1、2、3個月內臨床復發例數比較,治療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治療組復發例數顯著減少。表1兩組治療3個月內臨床復發例數比較(略)
22兩組隨訪6個月內復發情況比較
表2結果顯示,兩組隨訪2、4、6個月內臨床復發例數比較,治療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隨著隨訪時間的延長,治療組復發例數稍有增加,但仍低于對照組。表2兩組隨訪6個月內臨床復發例數比較(略)
23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治療組有17例患者外洗患處時有輕微刺痛及燒灼感,可以忍受,繼續用藥不適感無加重,未中斷治療。
3討論
中醫學認為,復發性尖銳濕疣多由于體虛正氣不足,體內濕熱余毒未盡而成。“薏苡仁甘草湯”功能清熱燥濕、活血解毒。方中薏苡仁能健脾滲濕清熱,《本草綱目》云:“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濕”.蓋脾胃為后天之本,肺主皮毛,健脾胃而補肺,是謂扶正;淡滲利濕,清熱祛風,是謂驅邪。故以薏苡仁標本兼顧,用為君藥,以培土之源。甘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女貞子、旱蓮草滋腎固本,共為臣藥。濕熱之毒未清,故方中以馬齒莧、金剛頭、八月札、紫草、板藍根、大青葉、露蜂房以清除濕熱邪毒;久病必有瘀,故以丹參涼血活血解毒。縱觀全方,共奏培本扶正、活血解毒之功。外用消疣湯則重用清熱解毒燥濕、涼血活血之品,以祛除盤聚下焦之濕熱邪毒。兩法合用,標本兼治,故對防治尖銳濕疣的復發有較好的效果。尖銳濕疣是一種良性
腫瘤,為HPV感染所致,其復發與機體免疫功能低下關系密切。現代藥理研究證明[4-5],薏苡仁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及抗腫瘤作用。甘草具有非特異性免疫調節及抗病毒、抗腫瘤作用;甘草酸類可以增強細胞免疫作用,可增強細胞吞噬功能,選擇性地增強輔助性T淋巴細胞的增殖能力和活性。女貞子能顯著升高外周血白細胞數目,提高T淋巴細胞功能,具有增強體液免疫功能的作用。丹參酮能促進毛細血管擴張,促進組織再生。紫草水提物對HPV混懸液中的HPVDNA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具有抗人乳頭瘤病毒的作用。板藍根多糖對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體外實驗研究表明,虎杖對病毒具有直接殺滅作用,并對病毒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以及對病毒的感染具有阻斷作用。馬齒莧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和抗病毒、抗腫瘤作用。大青葉中所含靛玉紅具有抗腫瘤作用,對動物移植性腫瘤有較強的抑制作用。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中醫藥具有對機體全身調整的功能和抗病毒作用的優勢,采用內外兼治的方法,能有效防治尖銳濕疣的復發,療效滿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來源:《中藥煎劑內服外洗治療復發性尖銳濕疣的臨床研究》眭道順,何敏,《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年3月26卷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