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銳濕疣是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鱗狀上皮增生病變,是性傳播性疾病,近年來發病率僅次于
淋病,并與多種性傳播疾病同時存在[1]。該病除性交直接傳播外還可以通過污染衣物、器械間接傳播。手術室是醫源性感染傳播的一個重要途徑。現就我院門診手術室對治療尖銳濕疣患者術后用物處理體會淺談如下。
目的:對尖銳濕疣術后用物進行處理,切斷傳播途徑。方法:對我院10 a收治的650例(包括復診)尖銳濕疣患者術后不同用物進行處理。結果:經過嚴密消毒處理的器械、設備、用物無交叉感染,總有效率達95%以上。治愈標準:疣體消失,預后好,治愈率高。結論:切斷間接傳播途徑,實施嚴格消毒管理制度和措施,降低感染率。該處理方法擦作簡單易行,安全可靠,臨床上值得推廣和使用。
1 臨床資料
我院于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尖銳濕疣患者650例(包括復診),年齡最小19歲,未婚,有性生活史。最大60歲,平均年齡39.5歲。在年齡、職業、經濟狀況、孕產次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
2 設備與方法
2.1 物品準備 應用南京科倫新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GxⅢE型多功能電離子手術治療機。探棒、探針、探刀、婦科手術包、臀墊、消毒劑2%戊二醛、0.1%次氯酸鈉。
2.2 醫護人員自身防護準備 一次性大衣、口罩、帽子、手套(雙層)外加乳膠手套,以防術中銳利物品刺傷手指造成感染。
2.3 術中 術中所用一切物品用后放在指定的位置,術畢后,手術治療機、手術用物、器械、一次性用品點清,歸類以待術后處理。
3 術后器械處理
3.1 特殊器械處理 對損傷性廢物、針頭、手術刀片、載玻片裝入銳器盒內焚燒。
3.2 一般器械處理 手術包、探頭、探針浸泡于0.1%次氯酸鈉溶液桶內30 min后,清洗干凈,再放入2%戊二醛溶液中30 min,反復清水沖洗擦拭干凈,涂油打包,高壓消毒備用。
3.3 一次性用品處理 毀后裝入醫療垃圾袋由院統一處理。
3.4 儀器設備處理 用0.1%次氯酸鈉溶液擦洗手術間的儀器、設備、床墊、側燈。
3.5 其他 布類物品處理同一般器械處理。對感染性廢物血液、排瀉物、紗布、棉球等裝入醫用垃圾袋內焚燒。
3.6 手術室地面處理 用0.1%次氯酸鈉噴灑地面20 min,用拖布將地面拖干后,將拖布浸泡于2%戊二醛溶液中30 min,清洗拖布干凈后再次拖地面一次即可。
3.7 手術房間處理 關閉門窗,以每立方米為單位自上而下噴灑3 ml~5 ml 0.2%醋酸氯已定的空氣消毒劑對術間空氣進行消毒。每日紫外線照射早、晚各1 h,燃燈5 min~7 min后計時。每月進行空氣培養監測。
4 結果
根據上述消毒液的使用及術后用物處理,對650例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達95%以上,且無交叉感染。
5 結論
0.1%次氯酸鈉溶液屬于高效含氯消毒劑,在水中形成次氯酸,次氯酸的強氧化性發揮殺菌作用。
2%戊二醛與菌體蛋白質,氨基結合使其蛋白質變性,對細菌繁殖體、芽胞分枝桿菌、真菌和病毒均有殺滅作用。
0.2%醋酸氯已定空氣消毒劑,適用于手術室清潔消毒,在細菌、細菌繁殖體、真菌殺滅率達99.9%,有極強的殺菌作用。
近年來患性病人數不斷增加,尖銳濕疣發病率均呈上升趨勢。避免間接傳播途徑,采取自我防護。如何預防尖銳濕疣并把它控制在萌芽狀態還有待于我們繼續探討[2]。
目前在這個問題上尚無新的觀點,我認為采取對尖銳濕疣患者術后用物處理,實施嚴格消毒管理措施是完全必要的。我院對尖銳濕疣患者術后用物處理方法簡便易行,安全可靠,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來源:《實用醫技雜志》2006年4月5卷7期;《淺談尖銳濕疣術后用物處理方法》;孫繼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