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病可以發生在頭部(頭虱引起),體部(體虱引起)或生殖器部位(陰虱引起).頭虱和陰虱直接生活于宿主;體虱生活于衣物上.過度擁擠,個人衛生差或衣著不潔可致廣泛發病.體虱為傳播傷寒,戰壕熱和回歸熱微生物的一種重要動物媒介.
癥狀,體征和診斷
頭虱病 其傳染主要是通過與病人接觸或通過梳子帽子傳播.不考慮社會狀況,則常見于學齡兒童,較少見于黑人.疾病主要局限于頭皮,有時也可侵犯眉毛,睫毛和胡須.瘙癢劇烈,頭皮上有抓痕,可有繼發性細菌感染.頸部淋巴結有中度腫大.兒童偶可因頭虱引起全身非特異性皮炎.頭皮視診最好用放大鏡觀察;可以看到小的卵圓形,灰白色蟣子(卵)固定于發干上,有時很多.與鱗屑不同,它不能被取下.蟣子3~14天發育成熟.頭虱成蟲(比蟣子少)可在枕骨部和耳后找到.
體虱病 很少在衛生良好的情況下發生.很容易在衣縫中找到蟣子和體虱,因為體虱最初寄生在衣縫中然后至皮膚.蟣子有時可在體毛上或在織物中找到.瘙癢為持續性.損害常見于肩,臀和腹部.檢查可見由叮咬引起的小紅斑點,通常伴有線狀抓痕,蕁麻疹或淺部細菌感染.偶爾伴發癤病.
陰虱病 通常通過性交傳染.陰虱常傳染到肛門外生殖器陰毛處,但也可侵犯其他部位,特別是多毛者.在肛門外生殖器部位應仔細查找虱子,其數目可能很少,很像搔抓性皮炎的小結痂.有時在皮膚上帶藍色的小點內可見到虱子,通常在軀干部.蟣子(卵)常附在毛根部的皮膚上.感染的征象之一是在內褲上有散在的褐色斑點(虱糞),此處為接觸肛門外生殖器區域.早期即可出現表皮剝脫和繼發性皮炎,后者常由于自身藥物療法所致.
預防和治療
預防虱病和再次感染包括教育兒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并避免共用梳子,刷子,帽子,圍巾和衣物.在成人,負責的性行為可以減少陰虱及其他性傳播疾病的發生率.
同疥瘡一樣,虱病患者的家庭成員及密切接觸者也需要治療.5%芐氯菊酯霜劑是目前治療的首選藥物.它的安全性已在疥瘡的治療中顯示.5%芐氯菊酯霜劑在清洗掉以前至少在患處保留6~12小時.低濃度的芐氯菊酯不如5%濃度的霜劑有效.在大多數病例,虱子和蟣子可被梳子機械性清除.芐氯菊酯的抗藥性在逐漸增加.試驗性單劑伊維菌素口服(200μg/kg)治療有一定效果.
林丹(γ-六氯苯)治療的失敗率較高,同時它有神經毒性.0.5%的馬拉硫磷洗劑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殺虱藥,但在美國難以尋覓已有數年.含水楊酸的角質剝離劑香波在治療頭虱時有輔助作用.
眉毛和睫毛受染時治療很困難.虱子通常需要用鑷子取下.涂上凡士林可以消滅或減少睫毛上的虱子.傳染源(梳子,帽子,衣服,臥具)需真空抽吸,徹底清洗,蒸汽熨燙或干洗.復發很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