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心境障礙,可由各種原因引起,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且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多數病例有反復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癥狀或轉為慢性。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抑郁癥已成為世界第4大疾患,預計到2020年,可能成為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
有關部門透露的數據顯示,抑郁癥患者目前已占人口總數的5%—7%,需要注意的是,高發人群已不止于老年人或農村人口,而更多地體現在年輕的職場男性身上。特別是中年職場人士,由于已經取得一定的社會地位,責任比較大,因此這一人群患抑郁癥的比例最高,主要集中在35歲至50歲之間。
另外,對于現在越來越多的“夜貓族”,專家提醒,長期持續這種晝伏夜出的生活,也會導致抑郁癥。專家解釋,這種生活方式最先影響到人的身體,會讓人疲勞、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更重要的是睡眠質量亮起了紅燈,變成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著。之后,身體的長期疲勞和不適,再夾雜一些工作和生活壓力的情緒,一旦失眠,就會陷入對生活的恐懼,并將生活細節中的痛苦夸大;但只要清晨醒來,當陽光射進房間時,這種苦惱又會全部消失。這一現象也被稱為“夜抑郁”。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睡眠不足會使人焦躁,因此,要預防抑郁癥發生,應保證每天7~8小時睡眠,并且睡前盡量放松,不要熬夜或有工作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