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
抑郁癥的發病率正逐年增加,世界衛生組織( WHO )預計到 2020 年,抑郁癥將成為導致殘疾的第二大起因。盡管抑郁癥能導致嚴重殘疾,但通過正確的治療, 80% 的患者會得到恢復,除了進行非藥物性治療(如精神療法),還可借助于藥物治療。 20 世紀 50 年代出現了第一代抗抑郁藥,即三環類( TCA )抗抑郁藥,第二代抗抑郁藥為單胺氧化酶抑制劑類( MAO Inhibitor ) , 到了 80 年代后期出現了第三代抗抑郁藥即選擇性 5-HT 重攝取抑制劑( SSRI )后,由于其良好的安全性能,已漸漸取代了 TCA 而成為抗抑郁藥市場上的主導產品。
發展動態
1 、手性轉換:草酸依地普侖是西酞普蘭( Citalopram )的活性 S- 對映異構體,西酞普蘭為外消旋體。目前已在全世界超過 69 個國家應用,但只有其 S- 對映異構體具有選擇性 5-HT 重攝取抑制活性,因此對該異構體進一步的開發將可以減少用藥總劑量。本品為高度選擇性的 5-HT 重攝取抑制劑,其抑制 5-HT 重攝取能力是外消旋體西酞普蘭 2 倍,是 R- 對映異構體的 100 倍,且具有較低的抑制腎上腺素及多巴胺受體的活性。
在許多歐洲國家、美國、加拿大等國對超過 2000 例重癥抑郁患者進行的三期臨床研究中,給予患者本品劑量為 10 mg.d -1 即有明顯的抗抑郁活性,療效與西酞普蘭相似,強于其他的 SSRI 。而且,該藥物的抗抑郁作用在療效早期就有效,在開始治療后的 1 周臨床綜合印象( C lincal Global Impression )標度及在用藥 2 周內漢密爾噸( Hamilton )抑郁級別標度都有明顯改善。在三期臨床試驗中本品耐受性良好, 10mg .d -1 因發生不良反應而中斷治療為 4.2%, 而要安慰劑組則為 2.5% 。
2 、劑型改變: SSRI 類藥物近年來并沒有新藥推出,但其中有好幾種藥的專利期均已臨近期限,即將面臨非專利藥的競爭,所以各開發商又開發出其新的劑型,以延長專利期。
3 、增加新適應癥:研究發現 SSRI 類藥物的適應癥除抑郁外,還能治療
強迫癥主神經性貪食癥。帕羅西汀可用于治療驚恐障礙和社交焦慮(恐怖)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