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是以基本個性改變,思維、情感、行為的分裂,精神活動與環境的不協調為主要特征的一類最常見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癥病程多遷延并呈進行性發展,如早期發現應盡早給予合理治療,多數患者預后較為樂觀,少數患者由于治療不及時,不合理,拖延了時間,貽誤診斷治療,使病情緩慢進展,甚至失去了治療良機,出現精神衰退,成為精神上的殘廢。
其晚期癥狀如下:
一、缺乏自知,否認有病:97%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特別是在急性期,都不承認自己精神失常。精神分裂癥患者往往缺乏自知力,根本不承認自己不正常。
二、精神病癥狀:妄想是一種病態的錯誤信念。根本沒有事實根據;與患者的宗教信仰或文化背景也不相稱;患者卻堅信不疑。有的病人覺得他本人或親屬正在受到迫害,經常有人在跟蹤他、監視他,認為房間里被安裝了竊聽器,認為食物和飲水都被放進毒物;這些都是被害妄想。有的認為自己不是親生父母所生,荒謬地自稱是日本人的后代,可以稱為非血統妄想。有的認為自己是領袖、富翁,稱為夸大妄想。有的感到有某種儀器或電波正在控制著他的思想或行動,稱為被控制感。有的覺得自己的思想被廣播了出去,所以人人都知道他自己在想什么,稱為被洞悉。
病人還會做出各種各樣、與當時環境和場合不相協調的動作和行為,使別人感到荒唐、奇特、或難以理解,稱為怪異行為。有的病人會出現毫無原因的大吵大鬧,突如其來地傷人、沖動或毀物;有的病人并沒有抑郁情緒,卻突然跳樓或投河。有的病人終日終夜不說一句話;有的甚至拒食……。有的病人竟會成天躺著,不吃、不動、不講話,猶如泥塑木雕,稱為木僵狀態。
三、思維障礙:腦細胞之間的信息傳遞發生障礙,精神分裂癥病人的思維方式,包括聯想過程或推理邏輯都會出現問題。他們講的話,可能前言不連后語,甚至支離破碎、語不成句,使別人聽也聽不懂,這種癥狀稱為‘思維散漫’。另外有一些病人會混淆具體概念和抽象概念,表現出一種稱之謂‘象征性思維’的情況,還有一些患者,整天沉湎于幻想性的思考中,他自以為是全新的理論或發明,實際上卻是荒謬可笑的無稽之談,可以稱之為‘孤獨性思維’。
四、情感淡漠,意志減退:時間越久,情感淡漠的表現就越嚴重。他們對于那些與自己切身利害有關的事物,竟會采取漠不關心的“無所謂”態度。他們臉上缺乏表情,說話聲音平淡,對親人十分冷淡,因而稱為‘情感淡漠’。有的病人遇到好事,卻沒有高興的表情,在遇到應該悲傷的場合,卻流露出笑容,可以稱為‘情感不適切’。他們對于個人的學習、工作、生活、婚姻和前途,往往很少考慮,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稱為‘意志減退’。這第四種癥狀,往往被稱為‘陰性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