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醫藥行業沉寂中不乏精彩,如果說05年是反思論戰會,06年是絕地反擊的精彩上演,那么07年就是理性平和的行進曲,處方管理條例出臺,醫改方案呼之欲出,醫藥市場正逐步走向理性而穩定的發展。
在這一年里,相比于其他類藥品市場,神經精神類藥物市場相對活躍,
森福羅,
易倍申,
欣百達,
開浦蘭,
擇思達等,進口藥物輪番亮相上市,給中國的藥品市場帶來了一陣和煦的春風,也給患者的康復帶來了新的曙光。在帕金森的治療藥物領域,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SFDA(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先后宣布協良行(培高利特)退市,使得臨床醫師考慮重新調整帕金森的藥物治療方案,重點考慮使用非麥角類的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森福羅(
普拉克索)和
泰舒達(
吡貝地爾)替代治療。神經營養類藥物神經生長因子和
神經節苷脂在治療神經類疾病的作用依然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
神經損傷、
帕金森病和腦癱等神經類疾病的治療方面占據著主導地位。
肌萎縮側索硬化癥一直是神經類疾病治療的的難點,目前治療該病有效的藥物,臨床醫生看好利魯唑和蒙成藥
珍寶丸以及神經營養因子類藥物。以下我們將列出這些藥物的簡單介紹,相關詳細信息,讀者可以通過搜索本站獲得:
藥物評點一 神經生長因子
神經生長因子英文簡寫
NGF,從1953年 意大利科學家Levi-Montalcini發現了NGF到現在歷經50多年, Montalcini和Cohen因對NGF研究的杰出而榮獲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研究者們發現神經生長因子對神經系統有著良好修復和保護效果,隨后,國內外多家制藥公司和藥物研究機構相繼開始進行NGF開發研究,目前神經生長因子正被廣泛的應用于神經損傷、偏癱、卒中、顱腦損傷、
小兒腦癱等神經性疾病領域。
目前國內藥物市場上存在的神經生長因子類藥物有由廈門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
恩經復、由舒泰神(北京)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
蘇肽生、由武漢海特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
金路捷等品牌。
藥物點評二 神經節苷脂
神經節苷脂(Gangliosides)是一類含有唾液酸的糖神經鞘脂,具有促進神經發生分化、促進突觸和軸突生成、促進神經損傷后修復再生,用于治療多種病因引起的神經病變。目前神經節苷脂類產品主要是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GM1), GM1是神經節苷脂類物質中的一種, 外源性神經節苷脂中,只有GM1可以透過血腦屏障(BBB),因此GM1較多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的治療。目前GM1被廣泛的應用于周圍神經系統病變和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包括常見的腦脊髓損傷、腦血管意外、帕金森病,以及多種病因引起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溺水、CO中毒等)。另外,由于顱腦手術、伽瑪刀、x光刀、細胞刀等治療過程中造成腦組織損傷(包括不同程度的腦水腫),在手術治療后應用GM1能減輕腦細胞水腫,降低顱內壓,可以更好地促進恢復。
目前國內藥物市場上存在的神經節苷脂類藥物品牌有由阿根廷TRB Pharma生產
施捷因,由巴西TRB 生產的重塑杰,我國自主開發提取的神經節苷脂,由山東齊魯制藥廠生產的
申捷,由黑龍江飛峽制藥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
博司捷。
藥物點評三 協良行的退市
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宣布協良行(甲磺酸培高利特制劑)將品撤出美國市場。隨后SFDA(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宣布從2008年1月1日起,協良行撤出中國市場,甲磺酸培高利特在我國上市的劑型為片劑,在臨床上主要用于左旋多巴治療帕金森氏病癥的輔助治療。相關研究資料表明,使用甲磺酸培高利特制劑存在增加心臟瓣膜損害的風險。目前認為,對于部分患者,使用該藥的風險大于利益。目前協良行在市場上已有替代藥品,非麥角類的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森福羅等等。
藥物點評四 森福羅在中國上市
森福羅于2007年初正式在中國上市,森福羅屬非麥角類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在治療帕金森方面療效與協良行相當,未見心血管類副反應的報道,可以作為協良行的替代藥。目前的臨床證據表明,森福羅(普拉克索)單用或與LD聯用均可顯著改善早、晚期PD患者的震顫評分。森福羅(普拉克索)不經過肝臟代謝酶CYP450的代謝,因此可與其他經該酶代謝的藥物聯用而不影響藥效。森福羅(普拉克索)的絕對生物利用度>90%,半衰期達8~12小時。
森福羅是高度選擇性的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具有改善運動障礙,解除伴發的抑郁等非運動癥狀、保護神經、延緩疾病進展和提高生活質量。
藥物點評五 利魯唑
肌萎縮側索硬化癥一直是醫學界的難點,目前針對該病尚無治愈的方法。現行應用于該病治療的藥物主要是利魯唑,利魯唑減少中樞神經系統內谷氨酸釋放,減低興奮毒性作用,推遲ALS患者發生呼吸功能障礙時間和延長存活期,但不能改善運動能力,適用于輕、中癥患者。
目前治療該病的利魯唑有江蘇恩華生產的
利魯唑片和法國安萬特生產的
力如太,另外神經生長因子和蒙成藥珍寶丸也證實對該病有效。
藥物點評六 老年癡呆新型藥物易倍申
易倍申是治療
老年癡呆癥新型藥物,于2007年年初在中國上市,由丹麥靈北制藥公司在中國設立公司后引進的第一個藥物。
易倍申是新型的治療
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物,是一種谷氨酸NMDA受體拮抗劑,易倍申可改善患者的認知、日常功能及行為癥狀,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同時有著出色的安全性。在目前只有單一的膽堿酯酶抑制劑可供選擇的今天,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
目前全世界患阿爾茨海默病的人數已超1800萬,患病人數仍在不斷地增加,但其治療率卻非常低,僅有21%的患者能夠得到正確的治療。這一方面是由于大眾對該病的了解程度比較低,還存在著“老糊涂不是病”的意識。隨著人們對該病認識程度的不斷提高,新型的治療藥物將成為患者戰勝病魔的有力武器。
藥物點評七
抑郁癥治療新藥欣百達
欣百達(
鹽酸度洛西汀)是由禮來公司研發的新型雙遞質抗抑郁藥(SNRI),它對人腦中兩種重要的神經遞質—五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進行雙重作用,從而有效地治療抑郁的情緒癥狀和軀體癥狀。欣百達是禮來公司繼著名的抗抑郁藥百優解之后在抑郁癥治療領域推出的又一主打產品,由禮來和勃林格殷格翰在全球范圍內聯合營銷。
欣百達的上市彌補了當前主流抗抑郁藥在軀體疼痛癥狀治療方面的不足,是一種作用全面的新型抗抑郁藥劑。在有效控制抑郁的情緒癥狀的同時,欣百達能有效緩解患者的軀體疼痛癥狀。另外,依靠平衡的作用機制,欣百達的起始劑量即能發揮治療作用,無需調整劑量,使治療更為方便,定將為更多的患者帶來福音。
在眾多的抗抑郁藥物中,欣百達(鹽酸度洛西汀)作為新型雙遞質抗抑郁藥(SNRI),具有很多方面的優勢,相信其市場前景會越來越好。
藥物點評八
癲癇的新選擇開浦蘭
由比利時UCB(優時比)公司開發研制的一種新型抗癲癇藥“開浦蘭”,2007年3月10日正式在中國上市。開浦蘭于2000年4月獲FDA批準,先后在美國和歐盟上市,主要用于治療局限性及繼發性全身性癲癇。目前在全球超過66個國家和地區上市,全球有超過100萬人的治療記錄,是目前美國癲癇治療中應用最多的新型抗癲癇藥物。
開浦蘭中國注冊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開浦蘭用于成人及4歲以上青少年癲癇部分性發作的加用治療,16周內,開浦蘭組10.8%的患者無發作(安慰劑組僅有2%),發作頻率降低≥50%的患者達55.9%,中度以上改善者達61%(圖1)。開浦蘭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安慰劑組相似,未發生嚴重不良事件。
開浦蘭的上市給國內沉寂的抗癲癇藥物市場注入了新鮮活力,中國患者期待這一天已經很久了。
藥物點評九
多動癥藥物治療告別紅處方
2007年9月28日,由美國禮來公司研發生產的治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最新非中樞神經興奮劑擇思達(鹽酸
托莫西汀)正式登陸中國市場。該藥是唯一獲得美國FDA批準用于治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非中樞神經興奮劑。
與目前國內普遍采用的傳統的中樞神經興奮劑相比,擇思達憑借其出色的療效
和安全性,在國際上已經得到廣泛認可和應用,是美國兒童青少年精神協會(AACAP)推薦的治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一線藥物,同時中國《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防治指南》將擇思達作為ADHD治療的主要推薦藥物。擇思達的上市為傳統中樞興奮劑(需紅處方)主導的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治療領域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選擇。同時,擇思達?的突破性還體現在它對于ADHD共患病的有效控制方面,如對立違抗障礙、焦慮障礙、情感障礙、學習障礙、抽動癥等。
擇思達憑借其安全、有效、全面的特點,將會幫助更多的中國患兒改善其生活品質,重塑其自信心,使其真正能夠融入到學校、家庭和社會生活中。
廣州新特藥房編寫 未經允許,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