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強迫癥是以強迫癥狀為中心的一種心理疾病。病人常有不能自行克制地重復出現某種觀念、意向和行為,而又無法自拔,因此,病人感到非常痛苦和不安。強迫癥的自我治療有哪些?
強迫癥是一組以強迫癥狀(主要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癥。強迫癥在臨床工作中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重點,為什么呢?因為雖然從精神疾病的分類中看,強迫癥是神經癥的一種,屬于輕的精神疾病,但實際上,強迫癥的治療比
抑郁癥、焦慮癥都要困難一些,癥狀改善可能比較慢,服藥劑量一般也偏大。如果得不到及時、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會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給患者及其家庭都帶來巨大的痛苦和負擔。
強迫癥的自我治療方法介紹
強迫癥的自我治療一:潛意識里忽視對強迫性思維的恐懼。對自己的強迫性思維的癥狀適當談化,順其自然,不必介意。或忽視它,或淡化它的存在,不要因為強迫性思維的存在而帶來心理矛盾,造成焦慮情緒,不要把強迫性思維的存在看成是多么嚴重的問題。要知道,強迫癥的自我療法中,淡化恐懼很重要。
強迫癥的自我治療二:克服精神緊張,盡量保持好心態。強迫性思維的出現或加重多發生于有精神緊張因素存在或有心理壓力,心理矛盾的狀態。強迫性思維難以擺脫又加重心理矛盾,導致惡性循環,易出現焦慮情緒或心理上的痛苦。這是強迫癥的自我療法中最重要的一點。
強迫癥的自我治療三:轉移對強迫癥的注意力。轉移對強迫癥的注意,實際上也是一種談化,即是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工作、學習和業余興趣上,尤其是當自己強迫性思維出現時,若能及時去注意別的事情,去從事自己最感興趣的活動,轉移自己對強迫性思維的注意,也就能避免心理矛盾和痛苦。
強迫癥的自我治療四:個性和自我心理調適能力的鍛煉:大量臨床資料提示,強迫癥更好發于那些個性心理素質較差的個體。表現為意志不強,意識理智對自己的思維活動缺乏有效的控制,也表現為自己心理調適能力薄弱,不容易避免強迫性思維所帶來的心理矛盾,無力擺脫強迫性思維及其所引發的惡性循環。克服強迫癥關鍵仍在自己。要磨煉自己的個性,增強自己的心理承受和心理調適能力,以期從根本上克服強迫癥。
積極面對,聽其自然,不要刻意去改變事態的發展,適當的進行發泄等都是可采取的強迫癥自我治療方法。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如果在生活中出現了強迫癥,可以盡量地進行自我調節,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是戰勝疾病的很關鍵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