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社會正在呈現“性化趨勢”。媒體上經常露面的明星帕麗斯·希爾頓以及故意暴露內衣褲的布蘭妮·斯皮爾斯和琳賽·羅翰等“偶像”,起到了很壞的“榜樣”的作用,她們使越來越多的年輕女孩變得瘋瘋癲癲,給社會和自身造成了不良影響。
性化女孩日益增多,借媒體大張旗鼓地“流行”
這些不是聳人聽聞的消息,而是普遍現象。今年年初,美國心理協會2007年發表的一份報告調查分析了電視、音樂錄像、歌詞、雜志、電影、電視游戲和因特網等各種類型媒體的內容對女孩們產生的影響。特別是,它還對最近的廣告活動和面向女孩的商品廣告做了調查。
報告指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受到“性化女孩”的影響。她們小小年紀,卻一個個袒胸露背,打扮得像“摩登女郎”,腳穿高筒靴,身穿迷你裙,嘴上總是涂著紅紅的嘴唇,眼睛上還要畫著厚厚的睫毛液,搔首弄姿,雙腳張開擺POSE,嗲聲嗲氣說情話,儼然一個“性感小美人”。年輕女孩向網絡上粘貼自己的裸體照片,允許男友拍她們的裸照,并制作屬于自己的色情錄像專輯。
對于“性化”現象,小女孩一點不覺得這有什么不好,相反,她們認為這種又狂又野的性感演繹才是美,性吸引力就是她們的價值。研究界為此命名了一個新術語———“性化”。所謂性化,就是指一個人的價值觀僅僅來自她或他的性吸引和性行為并排斥其他特征,或當一個人成了一個具體的性標識,成了別人性使用的工具時,這就是性化。
性化女孩面臨三大心理問題
報告指出,當今社會流露出過多“性意味”,一代年輕女孩都有可能面臨性身心發育不健康的問題。
“報告中大量證據證明了這一點,”美國心理學會“特遣隊”女主席和圣克魯茲加州大學的心理學副教授、報告作者之一的艾琳·楚爾布里根這樣說,因為女童們需要通過模仿年長女孩的舉止、觀看電視里成熟女性的樣子來發展自己的個性。
這支“特遣隊”由記者、兒童保護組織、父母和心理學家組成。楚爾布里根博士在報告中強調說:“性化可能會對女孩的健康發展形成消極影響,包括認識功能、身心健康和健康的性發展。”根據報告,作為性欲過剩社會的一個結果,年輕女孩正在出現以下三個方面的健康問題:
首先是認知和情感健康方面的障礙
性化和物化削弱了一個人對自己身體的自信和滿意度,從而導致她在對待情感和自我形象方面出現障礙,比如容易感到羞愧和焦慮等。這是由于性化女孩不用心學習和工作,一心想一夜成名,導致成績不好,于是就以為是自己不夠聰明,越發不努力學習和工作了。而且,當她長期接受單一價值觀熏陶時,就會只把性作為評價一切的標準,而忽視了其他意義,從而否定自己.
報告指出,這些女孩總是這樣的話,她們雖然看起來很“火爆”,但這種認知減損會影響女孩成年后的工作和學習成績以及個人發展機遇。一項研究表明,在單獨的更衣室里,大學生要求穿上泳裝或運動服,呆上10分鐘,完成一次數學測試。結果發現,穿泳裝的女大學生的測試成果明顯比穿運動服的女大學生差,而男大學生之間沒有差別。這很大程度是因為,過度關注性感形象的女孩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性化女孩多有體形與外貌焦慮癥,影響精神與心理健康
研究發現,性化女孩和婦女被診斷出來的最普遍的三大心理問題是:飲食失常、自尊心不強和抑郁或情緒沮喪。
性化女孩多有體形與外貌焦慮癥,對自己的體形和容貌非常不滿,認為沒有性吸引力。她們把自己的長相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害怕長胖,拼命減肥,以至于導致飲食失調。此外,她們還不惜冒險去做各種整形手術,旨在打造理想的人造美女。
這是因為物欲橫流的商品社會增加孩子們的壓力和沮喪感,降低他們的自尊心。而自卑嚴重影響身體健康。自卑女孩自暴自棄,對身體不愛護,往往不愛參加運動,即使運動也不注意安全,權當是發泄情緒,不僅影響運動效果,還影響良好心情和自信心的培養。
“性化”反而會使女孩的性發展處于被動狀態
有人擔心“性化”會導致女孩“早熟”,但研究顯示的結論恰恰與此相反,性化會使女孩的性發展處于被動狀態。性化會影響女孩對處女和初夜的正確理解。特別會阻礙女孩形成健康的自我性形象,影響女孩與其他女孩的關系。比如姐妹之間關系緊張,理由竟然就是別人太漂亮,更討男孩喜歡。有男友的女孩也受性化和物化的影響,在約會、交友和性暴力方面出現錯誤認識。
楚爾布里根博士說:“我們應該用積極的定位取代這些性欲化的形象,最大限度的展示出女孩的獨特性和能力,傳達出可促使他們形成健康性發展的信息。”
◆小貼士
正確方法應對性化女孩
●學校應該讓媒體進行科學的性教育,并告訴孩子有關性化女孩的負面影響。
●父母應該讓女兒樹立自己的價值觀,不要只看外表,不要盲目模仿電視中名人的穿著打扮。
●父母還應該教孩子如何做朋友、姐妹和女朋友,而不是充當性物體。與你的兒女一起看電視或電影,看她們的雜志,上她們的網絡,之后再問她們問題。
●交流比禁止更加有效。如果你不喜歡某個性色彩泛濫的電視劇、CD、或洋娃娃,就說出道理來。理解并提醒和教育孩子怎么做,并以身作則當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