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和主要致殘因素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除嚴格控制血糖外 ,尚缺乏特異的療效滿意的糖尿病神經病變尤其是痛性神經病變治療方法 。神經妥樂平 (neurotropin)是經牛痘免疫病毒疫苗處理的成年家兔炎癥皮膚提取的非蛋白性藥物。神經妥樂平是從事先接牛痘病毒疫苗兔的皮膚中提取的非蛋白物質,廣泛應用于疼痛性疾患以及變態反應性疾病的治療。
神經妥樂平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多中心研究
目的:評價神經妥樂平治療 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上海地區4家醫院的 95例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入選本研究 ,并隨機進入神經妥樂平組 (4 9例 )和
彌可保組(4 6例 )。神經妥樂平組每天 1次靜脈推注神經妥樂平針劑 ,每次2支 ;2周后口服
神經妥樂平片 ,每次2片 ,每天2次 ,共2周。彌可保組每天1次肌肉注射彌可保針劑 ,每次1支 ;2周后口服彌可保片劑 ,每次 1片 ,每天 3次 ,共 2周。結果:經4周治療后 ,2組的痛覺VAS評分皆有明顯降低 ,神經妥樂平組治療1周時的有效率 (顯著改善 +改善 )為 6 7 3%、顯著改善率為 10 2 %。(寧光 鄒大進 劉偉 刑惠莉 張煒 趙詠桔 ... 中華醫學雜志 2004年 第21期 )
神經妥樂平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觀察
目的觀察神經妥樂平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癥狀緩解情況和對神經傳導速度的影響。方法80例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分別給予神經妥樂平和甲鈷胺靜滴,給藥前及給藥4周后觀察癥狀緩解情況和四肢神經傳導速度。結果給藥4周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0.5%,對照組為57.5%,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于運動神經傳導速度(MNCV)和感覺神經傳導(SNCV),2組治療前后均有一定改善(與治療前比較P〈o.05或P〈O.01),但治療組較對照組改善明顯(P〈O.01)。結論神經妥樂平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來源:《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1年 第16期 作者:張永珍 王軍 )
神經妥樂平(
Neurotropin)是基于“炎癥是機體局部防御反應過程”這一理論的認識而于1949年由日本臟器制藥株式會社開發研制出來的藥物,在日本有半個多世紀的臨床應用歷史,其成分是將牛痘免疫病毒疫苗接種到家兔的皮膚組織,從其炎性組織中提煉而成的一種非蛋白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質,為NMDA(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拮抗劑。其藥理作用包括神經修復和營養作用、鎮痛作用、改善冷感及麻木等神經癥狀、調節免疫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