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疾病是發生在腦部血管,因顱內血液循環障礙而造成腦組織損害的一組疾病。我們生活中所講的“腦血管意外”、“卒中”和“中風”都屬于腦血管疾病。臨床上以急性發病居多,多為中、老年患者,表現為半身不遂、言語障礙等。急性腦血管病一般分為缺血性和出血性兩類。
對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及其研究,已日益引起重視。目前效果比較肯定的是預防及控制高血壓。此外,合理的飲食控制以有效地控制高血脂、戒煙、控制糖尿病及心臟病、保持經常性的、適當的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等,以防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為了評估成年人不同水平體力活動下的腦血管病風險,西班牙穆爾西亞地區衛生委員會流行病學部的José María Huerta博士等人進行了一項研究。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2012年12月6日的Stroke雜志上。研究結果發現:女性進行中等強度休閑體力活動與卒中發生率呈負相關,但是體力活動對男性的腦血管病風險沒有作用。有意增加像步行這樣的活動有助幫助降低女性的卒中風險。
目前對腦血管疾病尚缺乏特效療法,只能通過糾正脂肪代謝紊亂,擴張腦血管,改善腦部血液循環來減輕癥狀。
1、適當參加體育活動:堅持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體育鍛煉。對有智力障礙、精神障礙和肢體活動不便者,要加強護理,以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2、適當控制飲食:限制肥肉、豬油、蛋黃、魚子及動物內臟等食物攝入,同時還要注意避免高糖飲食。飲食宜清淡,不可吃得太飽,最好戒煙忌酒。
3、堅持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目的是降低血液的脂質濃度,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活化腦細胞等,并以控制飲食和加強體育鍛煉為主,藥物治療為輔,效果更佳。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現代人腦血管疾病高發與與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關,要預防腦血管疾病發生,應注意飲食、堅持運動,少酒多茶、減少熬夜。